首页 > 诗文 > 石孝友的诗 > 南歌子·乱絮飘晴雪

南歌子·乱絮飘晴雪

[宋代]:石孝友

乱絮飘晴雪,残花绣地衣。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旧事深琴怨,新愁减带围。倚楼凝望更依依。怕见一天风雨、卷春归。

“南歌子·乱絮飘晴雪”译文及注释

纷乱的柳絮如同晴空中飘落的雪花,残败的花朵点缀在地面上,宛如绣制的地衣。西园里曾经的歌舞声骤然稀少,只有那多情的蝴蝶还成群结队地飞舞。往事如烟,深藏在琴弦之中,化作无尽的哀怨;新愁涌上心头,让人衣带渐宽。我独自倚楼凝望,心中满是依恋与不舍。害怕看到满天风雨,将春天无情地卷走。

“南歌子·乱絮飘晴雪”鉴赏

景物描绘:词的上片通过“乱絮飘晴雪,残花绣地衣”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春日将尽时的景象。柳絮纷飞、残花满地,营造出一种凄清、衰败的氛围。这种景物描写不仅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也暗喻了词人心中的哀愁与无奈。

情感抒发:“西园歌舞骤然稀”一句,通过对比昔日西园的繁华与今日的冷清,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而“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则通过蝴蝶的飞舞,反衬出人的孤独与寂寞,进一步加深了词人的情感表达。

内心独白:“旧事深琴怨,新愁减带围”两句,是词人的内心独白。他通过抚琴来表达对往事的哀怨与思念;同时,新愁的涌现又让他衣带渐宽、身形消瘦。这种身心俱疲的状态正是词人内心痛苦与无奈的真实写照。 结尾深化:“倚楼凝望更依依。怕见一天风雨、卷春归。”结尾两句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他独自倚楼凝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依恋与不舍;同时他又害怕看到满天风雨将春天无情地卷走,因为那将意味着他心中的美好时光也将一去不复返。这种矛盾与挣扎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表达的感情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变迁的无奈感慨。同时他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旧愁新怨与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词中既有对春天的依恋与不舍也有对风雨将至的忧虑与恐惧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整首词深沉而感人的艺术魅力。

石孝友简介

宋代·石孝友的简介

石孝友姓名:石孝友

字:次仲

籍贯:江西南昌

生卒年:不详

主要成就:以词著名,著有《金谷遗音》

...〔► 石孝友的诗(120篇)

猜你喜欢

城西虎跑寺

元代陈高

石势虎蹲伏,山形龙屈盘。

寺开唐殿阁,坟掩宋衣冠。

幽涧泉声细,斜阳塔影寒。

近城多战鼓,栖息此中安。

过刘贡甫

宋代王安石

去年约子游山陂,今者仍为大梁客。

天旋日月不少留,称意人间宁易得。

天明径欲相就语,云雪填城万家白。

冬风吹鬣马更骄,一出何由问行迹。

能言奇字世已少,终欲追攀岂辞剧。

枕中鸿宝旧所传,饮我宁辞酒或索。

吾愿与子同醉醒,颜状虽殊心不隔。

如知今有可怜人,回首纷纷斗筲窄。

谒金门

宋代石孝友

山雨绝。山重冷如冰雪。窗外芭蕉三两叶。影排窗上月。

醉枕惊回蝴蝶。好梦无人共说。心事悠悠芳草歇。不眠听鼠啮。

赋张袁州隐斋三首其一

宋代度正

少时见敲搒,濈濈背欲汗。

及壮事州县,稍稍觉不惮。

由来只一心,今昔非异见。

君子远庖厨,夫岂恶刍豢。

长恐恶今熟,此道出无间。

是隐乃在我,扁榜安用办。

君侯退归来,此意却无限。

酒泉子·雨渍花零

五代李珣五代十国

雨渍花零,红散香凋池两岸。

别情遥,春歌断,掩银屏。

孤帆早晚离三楚,闲理钿筝愁几许。

曲中情,弦上语,不堪听!

反七步诗

近现代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临江仙·醉袖吟鞭行色里

宋代石孝友

醉袖吟鞭行色里,帽檐低处风斜。晚山一半被云遮。残阳明远水,古木集栖鸦。暮去朝来缘底事,不如早早还家。曲屏深幌小窗纱。翠沾眉上柳,红搵脸边花。

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鹧鸪天 其六

宋代石孝友

玉烛调元黍律匀。迎长嘉节属芳辰。云如惜雨钩牵雪,梅不禁风漏泄春。

天意好,物华新。偷闲赢取酒边身。太平朝野都无事,且与莺花作主人。

亭前柳·有件俥遮

宋代石孝友

有件伡遮,算好事、大家都知。被新家矍索后,没别底,似别底也难为。

识尽千千并万万,那得恁、海底猴儿。这百十钱,一个泼性命,不分付、待分付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