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五首·其二”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轻人被轻视,难成俊杰,太阳之车为何这样缓慢运行!
我殷切期待着能得到通显之位,快把白发赐给我,以能早得重用。
洛阳城门外有贾谊的坟墓一座,凭吊的人们很久以来就已断绝;
在花柳飘摇的寒食扫墓节,景象却如深秋,让人感到悲愤、萧瑟!
堂堂西汉王朝,帝王有十二个之多,只有那汉文帝,可称得上聪慧明哲;
可是一旦他也偏信了那些无耻小人,昌明的政治也就永远沉没消歇。
注释
奇俊:才智杰出的人。
日车:太阳。躃(bì)躃:行走缓慢的样子。
纡(yū)双绶(shòu):指做高官。《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金日磾的两个儿子八九岁的时候便封高官,佩双绶。纡,结,系。绶,系在官印上的丝带。
星星发:花白的头发。
都门:东都洛阳城门。
贾生:贾谊,洛阳人。年少才高,被汉文帝重用,但受到毁谤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十三岁时含愤而死。
青蝇:吊客。《三国志》:“虞翻流放交趾,自伤身无可无语,死当以青蝇为吊客。”
摇扬:飘摇。一作“垂杨”。
愤景:悲愤的景象。
肃杀:严酷萧索之貌。
“皇汉”句:此指西汉的十二位皇帝。皇,大。
帝:此指汉文帝。
睿(ruì)哲:圣明,英明。
一夕:即一朝、一旦之意。
竖儿:小子。此句一作“反信竖儿言”。
文明:昌明的政治。
沦歇:沉没消歇。
“感讽五首·其二”鉴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失意文人对进入官僚体系的渴望、焦虑、怨恨、绝望。
首先是两个耀眼的榜样——金日磾的两个儿子。这两个小儿八九岁的时候便封高官,佩双绶,令李贺羡慕不已。但是他没有这种幸运,双绶没有得到,头发倒白了不少。年华已逝,功名无望,不仅焦灼,还有失制和怨恨,借贾生之事发出。文人望获得帝王的垂青,获得垂青后仍旧可能好景不长。皇帝们是那么容易听信谗言。西汉十二位皇帝中,唯有文帝堪称睿哲,但他也难免听信小人诲言。贾谊终于被贬为长沙太傅,三十三岁即忧愤而死。而今又值寒食,杨柳播荡,昔日那些毁谤贾谊的无耻小人们虽然早已不在人世,洛阳城外的贾生墓却少人吊祭,呈现一片肃杀之景。这肃杀之感是贾谊之悲与李贺之怨相互碰撞的产物。
李贺也遭小人谗言的陷害,“家讳”问题就是缘于小人的告发。贾生毕竟曾获帝王垂青,曾经进入权力核心,也算“潇洒走一回”;李贺则被小人陷害得十分彻底:当他正欲一展宏图的时候,命运之门就向他彻底关上了。但他心中永远也放不下“蒙帝王垂青”的信念。“一夕信竖儿,文明永沦歇”,一旦相信了这些进谗言的小人,便会永远失去文明的政治。这是“为帝王师”价值的“反面论证”。获得垂青,建功立业,甚至“为帝王师”,是无数文人心中的一个“心结”。“解铃还需系铃人”,可这个“系铃人”却总是期盼不至——系铃人常常只管“系铃”,不管“解铃”。
创作背景
这是李贺对现实有所感慨而作的一组讽喻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当作于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李贺担任奉礼郎期间。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李贺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李贺的诗(42篇)〕猜你喜欢
天姥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孟冬寒气至
马上作
勋为上柱国,爵乃朝大夫。
自问有何才,两入承明庐。
又问有何政,再驾朱轮车。
矧予东山人,自惟朴且疏。
弹琴复有酒,且慕嵇阮徒。
暗被乡里荐,误上贤能书。
一列朝士籍,遂为世网拘。
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
每觉宇宙窄,未尝心体舒。
蹉跎二十年,颔下生白须。
何言左迁去,尚获专城居。
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渊鱼。
虽未脱簪组,且来泛江湖。
吴中多诗人,亦不少酒酤。
高声咏篇什,大笑飞杯盂。
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欢娱。
用兹送日月,君以为何如。
秋风起江上,白日落路隅。
回首语五马,去矣勿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