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贺的诗 >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译文及注释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鉴赏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又名《马》,是通过咏马来表达自己的空有才华却得不到赏识,只能寄情于马的愤懑之情。

诗的前两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写景,以比兴手法描绘边疆战场的景色,借用“雪”和“钩”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边塞景象。沙如雪,月似钩,都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同时也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后两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抒情,诗人自问自答,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这里,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愤懑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充满了力量感。

整首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充满了李贺诗作的独特韵味。

创作背景:

李贺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朝廷的纲纪、法度日益败坏,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朝政昏暗,民生凋敝,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此诗借马以抒情,写自己空有才华却得不到赏识,只能寄情于马的愤懑之情。李贺的这类诗,大都为借物抒怀之作,借写骏马的不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他写马,赋予马以人的感情,实际上是在写自己,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李贺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李贺的诗(42篇)

猜你喜欢

迢迢牵牛星

两汉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春夜洛城闻笛

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