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一庵
[明代]:庄昶
云在青天水在瓶,古僧何处说今僧。
一庵若问真何一,昨夜庵中火是灯。
雲在青天水在瓶,古僧何處說今僧。
一庵若問真何一,昨夜庵中火是燈。
白云悠然飘浮在蓝天之上,清泉安然静置在瓶中,这样的景致如同禅意般深远。古代的僧人曾在何处向今人诉说他们的禅悟呢?若问我这简陋的小庵真正的禅意何在,那就请看昨夜庵中点亮的灯火,它如同明灯照亮内心,指引着修行的方向。
这首诗以云、水、庵、灯为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深远、富有禅意的意境。首句“云在青天水在瓶”,以云水的自然状态比喻禅的自在与超脱,云无拘无束地飘浮在青天之上,水则安然地静置在瓶中,这种自然、和谐的状态正是禅者所追求的内心境界。次句“古僧何处说今僧”,通过古今僧人的对比,引发了对禅悟传承的思考,暗示禅悟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古僧的禅悟与今僧并无二致。
后两句“一庵若问真何一,昨夜庵中火是灯”,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来展现禅的意境。简陋的小庵中,真正的禅意何在?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昨夜庵中火是灯”来暗示。这里的“火是灯”不仅指庵中点亮的灯火,更象征着内心的明灯,即禅悟之光。灯火在黑暗中照亮道路,内心的明灯则照亮修行的道路,指引人们走向觉悟。
全诗表达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深刻理解和体悟。通过描绘云、水、庵、灯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深远、富有禅意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禅悟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古今僧人的对比和庵中火灯的象征,暗示了禅悟的传承和内心的明灯对于修行的重要性。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引人深思。
明代·庄昶的简介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 庄昶的诗(5篇)〕
明代:
庄昶
云在青天水在瓶,古僧何处说今僧。
一庵若问真何一,昨夜庵中火是灯。
雲在青天水在瓶,古僧何處說今僧。
一庵若問真何一,昨夜庵中火是燈。
明代:
孙承恩
学道蹉跎秖未成,岁华荏苒壮心惊。乌纱不愧青天覆,玄鬓从教白雪生。
皇览岂能忘卜梦,闻诗犹自忆趋庭。天涯忽忽思千种,风木声中泪最清。
學道蹉跎秖未成,歲華荏苒壯心驚。烏紗不愧青天覆,玄鬓從教白雪生。
皇覽豈能忘蔔夢,聞詩猶自憶趨庭。天涯忽忽思千種,風木聲中淚最清。
宋代:
石孝友
霁光摇目。春入郊原绿。残雪压枝堆烂玉。时闻枝间蔌蔌。瘦藤细履平沙。醉中一任欹斜。落日数声啼鸟,香风满路梅花。
霁光搖目。春入郊原綠。殘雪壓枝堆爛玉。時聞枝間蔌蔌。瘦藤細履平沙。醉中一任欹斜。落日數聲啼鳥,香風滿路梅花。
明代:
孙承恩
学本心传,道原性命。唐虞授受,父师讲论。三十三篇,广大精深。
继往开来,非子孰任。
學本心傳,道原性命。唐虞授受,父師講論。三十三篇,廣大精深。
繼往開來,非子孰任。
明代:
孙承恩
脱迹空门,致身台铉。大计密谋,忠勤不倦。滦京崇崇,王气所钟。
定鼎宅中,召公之功。
脫迹空門,緻身台铉。大計密謀,忠勤不倦。灤京崇崇,王氣所鐘。
定鼎宅中,召公之功。
宋代:
石孝友
相对盈盈一水。多声价、开名得字。刚能见也还抛弃。负了万红千翠。留无计。来无计。□□□、成何况味。而今若没些儿事。却枉了、做人一世。
相對盈盈一水。多聲價、開名得字。剛能見也還抛棄。負了萬紅千翠。留無計。來無計。□□□、成何況味。而今若沒些兒事。卻枉了、做人一世。
宋代:
石孝友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束书匣剑,依旧旅食在京华。
蹭蹬青云未遂,奔走红尘何计,敛袂且还家。草木渐黄落,风月正清嘉。
友猿鹤,宅丘壑,乐生涯。几时雷雨,轰磕平地起龙蛇。
尺箠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无路踏云车。今古万千事,洒泪向黄花。
男兒四方志,豈久困泥沙。束書匣劍,依舊旅食在京華。
蹭蹬青雲未遂,奔走紅塵何計,斂袂且還家。草木漸黃落,風月正清嘉。
友猿鶴,宅丘壑,樂生涯。幾時雷雨,轟磕平地起龍蛇。
尺箠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無路踏雲車。今古萬千事,灑淚向黃花。
宋代:
石孝友
酒浓花艳秋波滑。舞馀腰素花枝活。相见又还休。不禁归去愁。
醉衾成独拥。月冷知霜重。早是梦难成。梅花肠断声。
酒濃花豔秋波滑。舞馀腰素花枝活。相見又還休。不禁歸去愁。
醉衾成獨擁。月冷知霜重。早是夢難成。梅花腸斷聲。
魏晋: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号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将何見?憂思獨傷心。
唐代:
贯休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
今朝一朵堕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