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

[宋代]: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鹏抟似尔难。

“纸鸢”译文及注释

是谁制作了轻盈的风筝来壮观远望,似乎还嫌天上的飞鸟不够繁多。

才刚刚凭借一根细线随风而起,就有愚昧的孩童仰头观看。

风筝未必能够飞到那碧霄之上,只是偶尔能整天高飞便觉得心安。

它无法像大鹏那样扶摇直上九万里,飞往苍茫的大海之远,真是可笑啊,你要像大鹏那样翱翔实在是太难了。

“纸鸢”鉴赏

这首诗以风筝为题材,通过描绘风筝的起飞、高飞以及与大鹏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开篇,引出风筝这一主题。他描述制作风筝的人似乎觉得天上的飞鸟还不够多,于是制作了风筝来增添天空的壮丽景象。这里既展现了风筝的轻盈与美观,也暗示了人们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颔联“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诗人描绘了风筝刚刚起飞时的情景。风筝凭借一根细线随风而起,立刻吸引了愚昧的孩童仰头观看。这里,“愚儿”的仰望既是对风筝的好奇与喜爱,也暗含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愚儿”的称呼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人盲目追求表面繁华的讽刺。

颈联“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诗人对风筝的高飞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风筝虽然能够高飞,但未必能够到达碧霄之上;即使能够整天高飞,也并不意味着就达到了安定的境界。这里,诗人借风筝的飞翔比喻人生的追求,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深刻认识。

尾联“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鹏抟似尔难”,诗人将风筝与大鹏进行了对比。大鹏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飞往苍茫的大海之远,而风筝则无法做到这一点。诗人以讽刺的口吻说,风筝要想像大鹏那样翱翔实在是太难了。这里,诗人既表达了对大鹏高远理想的赞美,也暗含了对风筝(以及像风筝一样的人)无法实现远大理想的惋惜与讽刺。

全诗表达的感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筝的起飞、高飞以及与大鹏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既展现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向往,也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惋惜。同时,诗人还以讽刺的口吻揭示了世人盲目追求表面繁华、无法实现远大理想的悲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王令简介

宋代·王令的简介

王令姓名:王令

字: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

号:世称“广陵先生”

出生时间:1032年

逝世时间:1059年

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北)

迁居地:广陵(今江苏扬州)

...〔► 王令的诗(2篇)

猜你喜欢

题画山水障

唐代张九龄

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

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

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

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

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

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

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

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

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

高阳台·西湖春感

宋代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临江仙 其五

宋代石孝友

常记梦云楼上住,残灯影里迟留。依稀绿惨更红羞。

露痕双脸泪,山样两眉愁。

数片轻帆天际去,云涛烟浪悠悠。今宵独宿古江头。

水腥鱼菜市,风碎荻花洲。

减字木兰花·新荷小小

宋代石孝友

新荷小小。比目鱼儿翻翠藻。小小新荷。点破清光景趣多。青青半卷。一寸芳心浑未展。待得园时。罩定鸳鸯一对儿。

玉楼春 其九

宋代石孝友

台门瑞霭光阴动。人语鼓声沈汹汹。观风堂迥暗香飘,卷雨楼前寒翠拥。

锋车促入承天宠。丹诏衔来须彩凤。五丝宫线日边长,看补岩廊龙衮缝。

南歌子 其六

宋代石孝友

乱絮飘晴雪,残花绣地衣。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

旧事深琴怨,新愁减带围。倚楼凝望更依依。怕见一天风雨、卷春归。

秋霁

唐代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长亭怨·旧居有感

宋代张炎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

凄咽。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

雨中再赋海山楼诗

宋代陈与义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

还邓觉民诗卷

宋代孙嵩

南山竹机笛,北山桐可琴。

得如听松风,中有太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