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陆游的诗 > 病起书怀

病起书怀

[宋代]: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译文及注释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先帝的出师表传世二载,今夜我挑灯细阅,仍感慨万千。

“病起书怀”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佳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诗人以病体孱弱、纱帽宽大的形象自况,暗示自己因忧国忧民而日渐消瘦。同时,“孤臣万里客江干”一句,既点明了自己的孤独处境,也表达了远离朝廷、无法直接参与国家大事的无奈与遗憾。

颔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诗人虽然身处低位,但始终心系国家,不敢忘怀国事。他坚信,只有到死的那一天,才能最终确定自己是否已经尽到了为国分忧的责任。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令人动容。

颈联“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诗人将希望寄托于天地神灵,祈求它们保佑国家的安宁与稳定。同时,他也深知京城的父老乡亲们都在翘首期盼着君主的归来,渴望国家能够早日实现统一。这种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对民众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尾联“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诗人以诸葛亮的《出师表》为例,表达了自己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他深夜挑灯细读《出师表》,不仅是为了缅怀先贤的功绩,更是为了从中汲取力量,坚定自己为国分忧的信念。

总结

全诗表达了诗人陆游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他虽身处低位,但始终心系国家,不忘忧国忧民。他坚信,只有到死的那一天,才能最终确定自己是否已经尽到了为国分忧的责任。同时,他也深知国家的统一和民众的福祉是至高无上的追求,为此他愿意付出一切努力。这首诗不仅是对陆游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那个时代所有爱国志士共同心声的真实写照。

陆游简介

宋代·陆游的简介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陆游的诗(63篇)

猜你喜欢

饯薛大夫护边

唐代李峤

荒隅时未通,副相下临戎。

授律星芒动,分兵月晕空。

犀皮拥青橐,象齿饰雕弓。

决胜三河勇,长驱六郡雄。

登山窥代北,屈指计辽东。

伫见燕然上,抽毫颂武功。


关山月

宋代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元稹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

纵使被雷烧作烬,宁殊埋骨扬为尘。

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代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德佑二年岁旦

宋代郑思肖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端午感兴

宋代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房兵曹胡马诗

唐代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勤学

宋代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题刘朝英进斋

宋代杨万里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惟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