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元稹的诗 > 放言五首其三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元稹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

纵使被雷烧作烬,宁殊埋骨扬为尘。

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放言五首其三”译文及注释

雷声轰鸣电光闪烁,频频响起,却无法奈何我这不羁的狂夫,不依赖于任何庇护。

就算我被雷电击中化为灰烬,也胜过默默无闻地埋骨扬尘。

若能有幸化作蝴蝶,我将在花丛中自由寻觅;倘若变成江中的鱼儿,我将摆动锦鳞畅游。

倘若我真是那不听话的龙,在各处游荡,又何必去惊扰那些安分守己的人呢?

“放言五首其三”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不羁、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首联以雷霆电闪的壮观景象为背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不羁,即便面对自然界的巨大力量,也毫不畏惧,不愿依赖任何外在的庇护。

颔联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死观,他宁愿在雷电中化为灰烬,也不愿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这种对生命价值的独特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热烈而执着的追求。

颈联则通过“蝴蝶寻花树”和“江鱼掉锦鳞”的意象,描绘了一个自由、美好、充满生机的世界。诗人渴望像蝴蝶一样在花丛中自由飞翔,像江鱼一样在水中畅游,这种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是整首诗的核心所在。

尾联以“乖龙”自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反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如果自己真的是那不受拘束的龙,那么就不会去惊扰那些安于现状的人,而是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它很可能是在诗人对现实社会感到压抑和束缚时所作。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对生命价值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挑战和对个性解放的渴望。在封建礼教束缚严重的古代社会,这样的作品无疑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元稹简介

唐代·元稹的简介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元稹的诗(16篇)

猜你喜欢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元稹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

纵使被雷烧作烬,宁殊埋骨扬为尘。

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代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房兵曹胡马诗

唐代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勤学

宋代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题刘朝英进斋

宋代杨万里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惟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书院

宋代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便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读书有所见作

清代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明代明代侠名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

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见事莫说,问事不知。

闲事休管,无事早归。

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

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龙生龙子,虎生虎儿。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主肥。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

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路逢险处须当避,不是才人莫献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欲昌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到酉。

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向后。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一日夫妻,百世姻缘。

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富人思来年,贫人思眼前。

世上若要人情好,赊去物件莫取钱。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亦枉然。

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

和得邻里好,犹如拾片宝。

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大家做事寻常,小家做事慌张。

大家礼义教子弟,小家凶恶训儿郎。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

万恶淫为首,百行孝当先。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人道虚,千人传实。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家中不和邻里欺,邻里不和说是非。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好学者如蒿如草。

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任他酒价高。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终受恶人磨。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滴旧窝池。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人生知足何时足,到老偷闲且自闲。

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通长安。

既坠釜甑,反顾何益?

已覆之水,收之实难。

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信了肚,卖了屋。

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莫把真心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上最难得者兄弟。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

与人不睦,劝人架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河狭水紧,人急智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铲不平,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不善,钟不敲不鸣。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


和仲蒙夜坐

宋代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