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译文及注释
今天是芒种时节,螳螂也按照时令而生长出现。天空中云朵时而高飞时而低垂,投下斑驳的影子,小鴳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不时传来它们清脆的鸣叫声。池塘中碧绿的荷叶衬托着盛开的莲花,显得格外娇艳,而炎炎夏日里,热风和偶尔的暑雨更添了几分季节的情调。人们相逢时互相询问起蚕茧和麦子的收成,幸运的是,今年的收获都令人满意,符合大家的期待。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鉴赏
这首诗以芒种时节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人间生活的和谐美好。首联“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直接点题,引出时令特色,螳螂的出现是自然界对季节变化的敏锐反应。颔联“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通过云朵的变幻和小鸟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颈联“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则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景象,碧绿的池塘中莲花盛开,与炎热的天气和偶尔的暑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夏日的热烈与活力,又透露出一种清凉与宁静之感。尾联“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则将笔触转向人间生活,通过人们相逢时互相关心的场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温馨和谐的关系,以及丰收带来的喜悦与满足。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芒种时节自然景象和人间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美好愿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所处的时代、地域以及个人经历有关。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农民们根据时令变化进行农事活动,而芒种作为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也是农作物种植的重要时期。因此,诗人可能是在芒种时节深入田间地头,亲眼目睹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此外,诗人也可能是在与友人的相聚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怀,以及对丰收的共同期待与喜悦,从而将这些情感融入到了诗歌之中。
元稹简介
唐代·元稹的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元稹的诗(16篇)〕猜你喜欢
夏日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