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译文及注释
山色昏暗,听到猿猴的啼叫声,心中充满了忧愁。沧江在夜晚急速地流淌。
风吹动两岸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月光则照亮了江面上的一只孤舟。
建德这个地方不是我的故乡,我怀念起在扬州的老朋友。
只能将两行热泪,遥寄到海西的尽头,表达我对你们的思念之情。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鉴赏
这首诗是孟浩然旅途中夜宿桐庐江时,怀念扬州老朋友而作。诗中通过描绘夜晚山间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友人的思念。
首联“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以山色昏暗、猿猴啼叫和江水急流为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其中,“闻猿愁”三字,不仅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也通过猿猴的啼叫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颔联“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江景。风吹动两岸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月光则照亮了江面上的一只孤舟。这一联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将夜晚的江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漂泊之感。
颈联“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扬州老朋友的怀念。建德不是他的故乡,他在这里只是过客,而扬州才是他心中真正的归宿。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回忆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尾联“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以诗人的泪水作为结尾,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只能将两行热泪遥寄到海西的尽头,表达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无奈与悲伤。这一联通过泪水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得整首诗更加感人至深。
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孟浩然对故乡的思念、对扬州老朋友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漂泊之感。在夜晚的山间江畔,诗人独自面对着孤寂的景色和氛围,心中充满了忧愁和思念。他怀念着故乡的温暖和扬州老朋友的情谊,却只能在这里漂泊流浪。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感慨。
孟浩然简介
唐代·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孟浩然的诗(33篇)〕猜你喜欢
石鱼湖上醉歌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明妃曲二首
【其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