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蕃故人”译文及注释
前年出征月支,在城下全军覆没。
吐蕃和唐朝断了音讯,我与你生死两隔长久别离。
战场上无人收拾废弃的营帐,归来的战马还认识残破的军旗。
想祭奠你又怀疑你还活着,此时只能朝着天边痛哭流涕。
“没蕃故人”鉴赏
首联:“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
这两句诗交代了全诗的背景和事件,即前年诗人的一位故人在出征月支的战役中全军覆没。月支,一作“月氏”,是唐羁縻都督府名,故地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孔杜兹城附近。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时间和事件,为全诗奠定了沉重的基调。
颔联:“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生死未卜的沉痛心情。由于蕃汉之间消息断绝,诗人无法得知故人的生死消息,只能无奈地接受生死长别离的现实。这种无奈和悲痛,通过“断消息”和“长别离”两个词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颈联:“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战场上的凄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废弃的营帐无人收拾,归来的战马还认识残破的军旗,这些景象都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故人的不幸。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将战场上的凄凉和内心的悲痛融为一体。
尾联:“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这两句诗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和爆发。诗人想要祭奠故人,但又怀疑他还活着,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诗人无法释怀。最后,诗人只能朝着天边痛哭流涕,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无法得知其生死消息的悲痛心情。
情感表达
全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陷没于吐蕃的故人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得知其生死消息的悲痛心情。诗人通过描绘战场上的凄凉景象和内心的矛盾心情,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籍在得知故人陷没于吐蕃后所写。当时唐、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诗人的这位老友在一次战争中身陷吐蕃,生死未卜,下落不明。诗人深感悲痛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怀念之情。
综上所述,《没蕃故人》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悲痛的诗篇,通过描绘战场上的凄凉景象和内心的矛盾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得知其生死消息的悲痛心情。
张籍简介
唐代·张籍的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的诗(8篇)〕猜你喜欢
贼退示官吏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