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张籍的诗 > 春别曲

春别曲

[唐代]: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春别曲”译文及注释

长江的春水碧绿得仿佛能染色一般,莲叶刚刚露出水面,小巧得如同铜钱大小。江边那棵橘树是你亲手所种,为何不让那木兰船长久地系留在你的身旁,以解我们之间的相思之苦呢?

“春别曲”鉴赏

景物描绘:诗的前两句“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江边的自然景色。春水碧绿,莲叶初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全诗铺设了一个清新明快的背景。

情感寄托:后两句“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则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橘树作为友人或爱人亲手栽种的象征,寄托了深厚的情感。而“那不长系木兰船”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对方长久相伴的愿望,以及因即将分别而生的无奈与不舍。

寓情于景:整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春天的自然景物之中,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中推测一二。首先,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很可能是在春季创作的。其次,诗中的“江头橘树君自种”一句暗示了诗人与某位友人或爱人在江边有共同的记忆或经历,这棵橘树可能是他们友情的见证或爱情的象征。最后,“那不长系木兰船”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即将与对方分别的信息,因此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与友人或爱人分别之际所写,表达了对对方深深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总的来说,《春别曲》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张籍简介

唐代·张籍的简介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的诗(8篇)

猜你喜欢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

金朝元好问

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唐代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

宋代辛弃疾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听雨楼

元代张雨

雨中市井迷烟雾,楼底雨声无著处。

不知雨到耳边来,还是耳根随雨去。

好将此语问风幡,闻见何时得暂闲。

钟动鸡鸣雨还作,依然布被拥春寒。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唐代杜甫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曲二首

唐代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上苑何穷树,花开次第新。

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宋代欧阳修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淮中晚泊犊头

宋代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五代李璟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魏晋陶渊明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