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夜思”译文及注释
忧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凄风苦雨缭绕。
孤灯下又听见楚地的号角声,清冷的残月徐徐沉下章台。
茂盛的芳草已经开始枯萎,期盼的亲人故友都没有来。
家中的书信不能够寄回去,因为大雁已经向南方飞去。
“章台夜思”鉴赏
首联:“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这两句诗以“清瑟”开篇,营造出一种凄清、哀怨的氛围。瑟声悠长而哀怨,与长夜相伴,使得整个夜晚都充满了忧伤的气息。而“绕弦风雨哀”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伤,风雨之声与瑟声交织在一起,更添哀愁。
颔联:“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这两句诗通过“孤灯”和“残月”两个意象,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凄凉景象。孤灯下,诗人独自一人,听着远处楚地的号角声,心中更添孤独与凄凉。而残月的出现,则更让诗人感到时光易逝,岁月无情。
颈联:“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芳草已暮,意味着时光已逝,岁月无情地流逝着。而诗人所期盼的故人却迟迟未来,这种失落与无奈之情,使得诗人更加忧伤。
尾联:“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这两句诗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诗人想要寄书回家,却无奈秋雁已经南飞,无法传递书信。这种无法与亲人沟通的无奈与悲哀,使得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无法归家的无奈与孤独。
情感表达
全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悲凉,传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人以凄清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故人和家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
韦庄,唐末五代诗人、词人。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
综上所述,《章台夜思》是一首典型的思乡怀人诗,通过凄清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韦庄简介
唐代·韦庄的简介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 韦庄的诗(23篇)〕猜你喜欢
石鱼湖上醉歌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