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张说的诗 > 幽州夜饮

幽州夜饮

[唐代]: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幽州夜饮”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雨凉风、寒林萧瑟的自然景象,与宴饮高堂、军中剑舞、塞上笳音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主要包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边塞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君恩深厚的感激。

译文

凉飕飕的风吹送着夜雨,使寒林中的树木也为之萧瑟摇动。虽然此刻正有宴席在高堂之上举行,但谁能忘记自己已至迟暮之年,心中那份对岁月的感慨与无奈?军中生活本应伴随着剑舞的豪情,塞外则常闻笳音的悲凉。若非我曾在边城为将,又怎能深知君王对我的恩遇之深呢?

“幽州夜饮”鉴赏

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开篇“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两句,以自然景象的凄清,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苍凉。凉风、夜雨、寒林,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萧瑟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沉郁的基调。

对比与反衬:诗中“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两句,通过宴饮的欢乐与迟暮之年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宴饮之乐是短暂的,而迟暮之年的忧愁却是长久的,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对边塞生活的怀念:“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两句,诗人回忆起了边塞生活的豪情与悲壮。剑舞象征着战士的英勇与豪迈,笳音则传递出塞外特有的悲凉与苍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切怀念。

对君恩的感激:“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与对君恩的感激。诗人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得到君王的恩遇,正是因为自己曾在边城为将,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这种感激之情,既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肯定,也是对君王知遇之恩的珍视。

表达的感情

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对比与反衬的手法、对边塞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君恩的感激等多个层面,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其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无奈,也有对边塞生活的怀念与豪情,更有对君恩深厚的感激与珍视。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全诗丰富的内涵和动人的力量。

张说简介

唐代·张说的简介

张说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张说的诗(5篇)

猜你喜欢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其五

宋代黄庭坚

系匏两相忆,极目十余城。

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

白璧按剑起,朱弦流水声。

乖逢四时尔,木石了无情。


题雁塔

唐代许玫

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

北岭风烟开魏阙,南轩气象镇商山。

灞陵车马垂杨里,京国城池落照间。

暂放尘心游物外,六街钟鼓又催还。


钓台

宋代石孝友

桐江波上一羊裘,钓得声名隘九州。

天子曷尝遗故旧,先生不肯事王侯。


湘夫人

唐代李颀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

窅霭罗袂色,潺湲江水流。

佳期来北渚,捐佩在芳洲。


书院二小松

唐代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锦屏山

宋代林景熙

锦障郁嵯峨,秀出城之西。

直是神气积,宛若屏障开。

苍翠接重壤,上与浮云齐。

幽花被晴壁,古树攲层崖。

下有张夫子,读书事幽栖。

于今几百岁,衣冠世多才。

伟哉据名胜,林泉足徘徊。

兹晨幸休暇,杖屦同攀跻。

和风袭轻裾,好鸟鸣喈喈。

勇往遽忘疲,穷深陟崔嵬。

极目万里外,顿觉群山低。

长啸倚苍松,畅然舒我怀。


点绛唇·山上飞泉

宋代叶梦得

山上飞泉,漫流山下知何处。乱云无数。留得幽人住。

深闭柴门,听尽空檐雨。秋还暮。小窗低户。惟有寒蛩语。


赛西施

明代杨循吉

越国佳人天下奇,此花尤更美丰姿。

当时若使吴王见,肯醉芙蓉太液池。


白露为霜

唐代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

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听话丛台

唐代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