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简介

魏野世代为农,他自筑草堂于陕州东郊,一生乐耕勤种,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将所居草堂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
他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多吟咏陕州风土人情、田园山水。
大中祥符初(1008),辽国契丹皇帝派使到京都,向真宗求取《魏野诗集》的下半部,宋真宗感到魏野为其增添了光彩,就请魏野出庄为官,但魏野以“糜鹿之性,顿缨则狂,岂可瞻对殿墀”为由,拒绝做官。
寇准被贬谪到陕州任知州时,曾亲自拜访魏野,魏野赠诗劝寇准“好去天上辞将相,归来平地做神仙”。
魏野一生清贫,不沦污流,为后人尊崇,曾祀奉于原陕州乡贤祠。
三、文学创作
魏野的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
他的诗作平朴闲远,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如“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寻隐者不遇》)及“妻喜栽花活,儿夸斗草赢”(《春日述怀》)等。
魏野的诗作也有苍凉壮阔之句,如《登原州城呈张贵从事》中的“日暮北来唯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他的著作主要有《草堂集》2卷、《钜鹿东观集》10卷等。
四、后世评价
魏野与林逋同为宋初高士,虽其身后诗名不如林逋,但当日声望实在林逋之上。
宋僧文莹在《玉壶野史》中评价魏野的诗“固无飘逸俊迈之气,但平朴而常不事虚语”,这一评价颇为中肯。
魏野卒后,皇帝下诏赠其为秘书省著作郎,并赐粟帛、免其家差徭,以表彰其文学成就和高尚品德。
综上所述,魏野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作清淡朴实、平朴闲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他一生清贫不仕、坚守节操的高尚品德也为后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