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尹耕 的诗 > 项羽墓

项羽墓

[明代]:尹耕

四方争逐鹿,三户可亡秦。

何事新安卒,同成马足尘。

捐金行反间,撞斗失谋臣。

今日留抔土,应惭负剑人。


“项羽墓”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历史感慨之作,通过对秦朝末年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英雄成败的深刻思考和对某些历史决策的批判。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赏析及所表达感情的解析:

译文

天下四方都在争夺霸主之位,仿佛那三只小户(指楚国的三大氏族:屈、景、昭)就足以灭亡强大的秦朝。然而,为何那些新安(地名,此处泛指秦朝军队)的士兵,最终也一同化作了马蹄下的尘土,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秦朝不惜重金使用反间计,却在关键时刻失去了智谋之臣的辅佐。如今只留下这一抔黄土,应该也会让那些曾经负剑(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人感到惭愧吧。

“项羽墓”鉴赏

历史典故的运用:诗中“三户可亡秦”化用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强调了历史变革中小人物或弱小势力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暗示了秦朝灭亡的必然性。而“新安卒”则指的是秦朝军队在新安被项羽坑杀的历史事件,进一步揭示了秦朝内部的混乱和士兵的悲惨命运。

对比与批判:诗中通过对比秦朝的强大与最终的覆灭,以及秦朝军队的勇猛与最终的悲惨结局,表达了对历史进程的深刻反思。同时,对秦朝使用反间计却未能善用谋臣的决策进行了批判,认为这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情感表达:全诗以“应惭负剑人”作结,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曾经掌握权力却未能善用、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统治者的谴责和讽刺。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历史沧桑、英雄成败的无奈与感慨。

表达的感情

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英雄成败的深刻感慨和对某些历史决策的批判。诗人通过对秦朝末年历史事件的回顾,揭示了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未能善用权力、导致国家灭亡的统治者的谴责和讽刺。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也有对英雄人物的惋惜与同情。

尹耕 简介

明代·尹耕 的简介

尹耕 明代诗人尹耕 基本信息 生卒年:1515年—(卒年不详) 字:子莘 号:朔野 籍贯:山西蔚州(今张家口蔚县) 生平事迹 尹耕聪颖好学,少负伟略,嘉靖十年(1531年)17岁中举,次年中进士,仕途初期一帆风顺。 历任藁城知县、礼部仪制主事、员外郎、河间知府,后因“知兵”被破格提拔为河南按察司兵备佥事,以四品衔管领民兵。 然而,由于他嗜酒且年少气盛、耿直豪爽,到河南不久即遭张万纪诬告,被发配到辽东,几年后才获准回乡。从此,尹耕绝意仕进,转而专心读书、著述。 ...〔► 尹耕 的诗(1篇)

猜你喜欢

壮士吟

唐代贾岛

壮士不曾悲,悲即无回期。

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


绝命诗

清代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绝命诗

清代和珅

五十年来梦幻真,

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

留取香烟是后身。


木兰 其二

清代谢香塘

倾城直欲作干城,忠孝由来出至情。

异代有人还继武,桃花马上请长缨。


端午感兴

宋代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近现代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哭台湾

清代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韬钤深处

明代戚继光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诉衷肠·赠周恩来

近现代毛泽东

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而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饯薛大夫护边

唐代李峤

荒隅时未通,副相下临戎。

授律星芒动,分兵月晕空。

犀皮拥青橐,象齿饰雕弓。

决胜三河勇,长驱六郡雄。

登山窥代北,屈指计辽东。

伫见燕然上,抽毫颂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