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谢香塘的诗 > 木兰 其二

木兰 其二

[清代]:谢香塘

倾城直欲作干城,忠孝由来出至情。

异代有人还继武,桃花马上请长缨。


“木兰 其二”译文及注释

倾城之貌本欲化作坚固的城池与盾牌,

忠孝之情自古以来皆源自内心深处的真挚。

不同时代总有人继承这种英勇的精神,

在桃花盛开的马背上,他们请缨出征,誓保家国。

“木兰 其二”鉴赏

这首诗以“倾城”起笔,通常“倾城”一词用来形容女子之美,但在这里诗人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将其比作坚固的城池与盾牌,寓意着美貌与力量、守护与担当的结合。这种比喻新颖而深刻,既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又彰显了其内在的刚强与勇敢。

“忠孝由来出至情”一句,强调了忠孝之情是源自人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忠是对国家的忠诚,孝是对父母的孝顺,这两种情感都是人性中最本质、最纯粹的体现。诗人通过这一句话,表达了对忠孝之情的高度赞扬和推崇。

“异代有人还继武”则展示了历史的传承与延续。诗人认为,在不同的时代,总有人能够继承并发扬这种英勇的精神,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这种历史的传承感,使诗歌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最后一句“桃花马上请长缨”,以生动的画面收尾。桃花盛开的马背上,勇士们请缨出征,誓死保卫家园。这里的“桃花马”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更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而“请长缨”则表达了勇士们的决心与勇气,他们愿意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挺身而出,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全诗表达的感情

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忠孝之情的赞美与推崇,以及对英勇精神的敬仰与向往。诗人认为,真正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心的坚强与勇敢;真正的英雄也不仅仅在于力量的强大,更在于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全诗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人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谢香塘简介

清代·谢香塘的简介

谢香塘谢香塘(1800~1870),女,出生于矾山苋头庵的书香门第。她自幼便对古籍有着浓厚的兴趣,耽溺于书海之中,所作骈文婉约动人,诗歌则更显端厚之风。她的诗作以清新流转、情感真挚而著称,是清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女性作家。 ...〔► 谢香塘的诗(1篇)

猜你喜欢

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德佑二年岁旦

宋代郑思肖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端午感兴

宋代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晚至楚雄

明代程本立

楚雄城郭暮云间,城上悲笳惨客颜。僭国曾称白鹿郡,居人犹说卧龙山。

葡萄直自张骞得,薏苡空随马援还。今日封疆非汉土,王师无地不平蛮。


病牛

宋代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木兰 其二

清代谢香塘

倾城直欲作干城,忠孝由来出至情。

异代有人还继武,桃花马上请长缨。


绝命诗

清代和珅

五十年来梦幻真,

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

留取香烟是后身。


壮士吟

唐代贾岛

壮士不曾悲,悲即无回期。

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宋代陆游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p>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p>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p>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p>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绝命诗

清代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