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挽联”译文及注释
这段文字充满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哲理,既是对离别的宽慰,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蕴含了对家庭关系的深刻理解。下面是对这段文字的译文及赏析:
译文:
妻子啊,你与我(良人,古时丈夫对妻子的尊称,此处亦可指自己)的离别已成定局,作为大丈夫,我何愁将来没有妻子相伴呢?愿我们将来能在更好的时机重新商议婚姻之事,到那时,请不要再向未来的妻子提起已故的她。
孩子啊,你依靠着严父的生活虽然艰难,但请放心,你定会有新的母亲来照顾你。如果时常能得到她的抚养与关爱,你要明白,这位继母就是你的亲娘,应当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尊敬和爱她。
“自挽联”鉴赏
这段文字以平和而深情的语调,表达了对离别与重组家庭的复杂情感。首先,它展现了说话者(可能是男性家长)面对妻子离世或离别的豁达与坚强,用“大丈夫何患无妻”来宽慰自己,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这种态度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释放,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安抚,告诉他们生活会继续,爱也会重新降临。
接着,文字转向了对孩子的关怀与期望。它强调了孩子虽失去母亲,但生活不会因此停滞,会有新的母亲来填补这份空缺。这里,“小孩子定仍有母”是对孩子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也是对人性中母爱力量的信任。同时,“继母即亲娘”的提法,则是对家庭关系的一种深刻洞察,它告诉孩子,爱并不受血缘关系的限制,只要给予足够的关爱与抚养,继母同样可以成为亲人。
整段文字在表达离别之痛的同时,也传递了希望与温暖。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变故时保持坚强与乐观,同时也强调了家庭关系中理解与包容的重要性。这样的文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猜你喜欢
青山湿遍
彩云化也,今生已矣,那问他生。不信春宵苦短,尽厌厌、守定残更。
记年时、银烛坐调笙。甚今年、一样东风到,引琼箫、都作离声。
堕砌缴云冉冉,窥窗淡月冥冥。肠断哀蝉落叶,昙花絮果,了不分明。
一霎鸳鸯梦醒。但悽然、镜约钗盟。算人闲、天上两凄清。
便相逢、梦里浑无据,况不眠、梦也难成。帖帖蚕眠细字,昏昏凤胫孤镫。
秋霁
金火不相待,炎凉雨中变。
林晴有残蝉,巢冷无留燕。
沉吟卷长簟,怆恻收团扇。
向夕稍无泥,闲步青苔院。
月出砧杵动,家家捣秋练。
独对多病妻,不能理针线。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
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
念奴娇(上德安王文甫生辰)
麦秋天气,正玉杓斡暑,熏弦鸣律。浴佛生朝初过也,还数佳辰三日。筮水呈祥,梦态叶庆,宝运符千一。太平朝野,异人端为时出。
须信家世蝉联,乃翁遗范在,子孙逢吉。雾隐巢云聊寄傲,行矣飞英腾实。瀑布泉清,炉峰气秀,光映霞觞溢。萱堂争看,彩衣红堕双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