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记原文及翻译
- 《文言文》
- 2024-06-26 09:55:28
游龙门记原文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层峦危峰,横出天汉。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神禹疏凿之劳,于此为大。繇东南麓,穴岩构木,浮虚驾水为栈道,盘曲而上。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链接,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形状毅然若壮夫离立,相持不相下。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绝顶,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甃甓为之。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三面触激,石峰疑若摇振;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西侧连山宛宛而去;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风帆浪舸,渺茫出没,太华、潼关、雍、豫诸山,彷佛见之;盖天下之奇观也。
下磴道石峰,东穿石崖,横竖施木,凭空为楼;楼心穴板,上置井床、辘轳,悬繘汲河。凭栏槛,凉风飘潇,若列御寇驭气在空中立也。复自水楼北道,出宫后百余步,至右谷;下视窈然。东距山,西临河谷,南北涯相去寻尺,上横老槎为桥,蹐步以渡。谷北二百举武,有小祠扁曰“后土”;北山陡起,下与河际。遂穷祠东,有石龛窿然若大屋,悬石参差,若人形,若鸟翼,若兽吻,若肝肺,若疣赘,若悬鼎,若编磬,若璞未凿,若矿未炉︰其状莫穷。悬泉滴石上,锵然有声。龛下石纵横罗列︰偃者,侧者,立者;若床,若几,若屏;可席,可凭,可倚。气阴阴,虽甚暑,不知烦燠;但凄神寒肌,不可久处。复自槎桥道由“明德宫”左,历石梯上。东南山腹有道院,地势与“临思阁”相高下,亦可以眺望河山之胜。遂自石梯下栈道,临流观渡,并东山而归。
时宣德元年丙午,夏五月某日。同游者杨景端也。
游龙门记原文及翻译
出了河津县的西城门,向西北走三十里路,就到达龙门山下;东西两面都是重叠的冈峦和险峻的山峰,横亘着伸到天空。黄河从西北山峡中奔流出来,流到这里,山从中间断开,让河水通过,两岸峭壁齐整地相对而立。大禹疏河凿山的功劳,在这地方表现得最为伟大。从东南山麓起,岩石上凿了洞穴,架上木料,筑有一条高出水面的栈道,盘旋曲折地上去。
靠河有宽广平坦的一块地,大约二三亩,石头多,土很少。地中央有大禹的庙宇,叫做“明德宫”,形式极其宏壮富丽;走进院子里去看了看,心存敬畏地思念着大禹的功德,待了很久的时候。院子里很多青松和奇树,树根顶着土石,高出地面,纵横盘错地纠缠结连着,树上的枝叶有疏有密,交互成荫,树皮树干苍劲而高大,样子很坚挺,有些像大力士对敌,相持不下的神气。
宫门西南有一石峰,伸到河心的上空,形势极险。踏着盘路的石磴,登上石峰的绝顶,顶上有座“临思阁”,因为山高风大,不能用木料建筑,才完全用砖石堆砌的。倚着阁门望望下面,黄河里奔腾着的急流,向三面冲击,这石峰都仿佛给震动得摇晃起来;北面看看那巨大的山峡,赤红的悬崖,翠绿的峭壁,冒出了岫云,飘动着迷雾,忽而散开,忽而聚拢,忽而明亮,忽而昏暗,转瞬之间,就有千万次的变化;
西面看看那些连緜的山峦,宛延曲折地一路远下去;东面看看太行山那么高,都和天接连起来了;南面看看那惊险的洪涛,漫长的巨流,水里的石洲和沙渚,陆上的高原和弯曲的河岸,荒村的炊烟,野林的尘雾,张起风帆在浪涛里颠簸着的船只,渺渺茫茫地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没了,太华、潼关,以及陕西河南境内的那些山,都也影影绰绰地看得到;这真是天下的奇观了。
踏着盘路的石磴走下石峰,向东穿过石崖,那里有一座用木头一横一竖凭空搭盖的楼;楼的中央是中空的木板,上面设备了井床和辘轳,緜了绳索以汲取河里的水。倚着围栏,凉风飘然吹来,觉得好像列御寇乘风在空中立着一样。再从水楼向北走,离开宫后有一百多步光景,便到达一个石谷,望望下面很幽深。东边靠着山,西边挨着河,这石谷的南北岸相隔有八尺,上面横着一根枯树的枝干当桥,用小步可以渡过去。
从石谷向北走上百步,有一座小祠堂,匾上题着“后土”;北面的山又高又陡,山脚就是河岸。于是便从后土祠折向东边走去,有一隆起的石龛,像一座大屋,上面挂着许多不规则的石头,有的像人,有的像鸟翅膀,有的像兽嘴,有的像肝肺,有的像赘瘤,有的像悬鼎,有的像编磬,有的像没有修琢的璞玉,有的像没有冶炼的矿物,它们那些奇形怪状,简直没法说得完。从上头流下来的泉水,滴落在石头上,发出锵然的响声。
石龛下面也纵横罗列着很多石头:仰卧着的,侧着身子的,挺立着的;有些像床,有些像茶几,有些像屏风;有些可以坐着的,有些可以扶着的,有些可以倚着的。空气阴凉,虽然大暑天,也不觉得烦热;但是待久了,心身都有点冷,所以还得离开。又从那个枯树枝干当桥的地方渡回去,经过“明德宫”的左边,登上石梯,
便到达建筑在东南山腰的道院,地势和“临思阁”差不多高,也可以跳望河山的风景。于是从石梯走下栈道,在河上看看渡船,然后沿着东山回来。
这次游龙门,是在宣德元年丙午,夏天五月某日。同游的伴侣是杨景端。
游龙门记原文赏析
游记一类的文章,虽然记敍体裁,但却不重敍事,而在描写风景。本文记叙游历龙门山的胜景,并附带表扬大禹流河凿山的功绩;对于龙门山名胜的描摹刻画,极具功力,是一篇堪作模范的游记。
龙门山既是凿山开河的地方,其形势的奇、险,是可以想见的。所以作者就在奇、险二字上着力,极写龙门山之奇、之险。首段开头指出龙门山的地点,接着便按着游踪依次顺写下去。“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这是一奇。“穴岩构木,浮虚驾水为栈道,盘曲而上”,这是一险。“庭多青松奇木……相持不相下”,又是一奇。“宫门西南一石峰……石峰疑若摇振”,又是一险。在绝顶上向东、西、南、北四方远眺,看到许多地方,无一不奇,便在首段殿以“盖天下之奇观也”一句,正式点明龙门山的奇险。
次段仍继续写龙门山的奇、险:“凭空为楼”奇,“驭气在空中立”险;“老槎为桥”奇,“蹐步以渡”险;以下描画“其状莫穷”的那些石头,又无一不奇;在石龛下“凄神寒肌,不可久处”,再渡槎桥,上石梯,下栈道,又无一不险。
从本文的描写中,我们如果说龙门山的特点可以奇险二字包括,大致是不会错的。
末段记游历的时间及同游的伴侣,是游记中不可少的一笔。
游龙门记作者/出处
薛瑄
薛瑄(公元一三九二——一四***),字德温,号敬轩,明河津(今山西省的一县)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擢御史,因忤宦官王振,下狱论死,旋得释放。景帝(朱祁钰)嗣位,召起大理寺丞。英宗(朱祁镇)复辟,拜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参预机务。晚年致仕,卒后谥“文清”。明初理学,以他和曹端(月川)为最醇正,他治学一本程朱,以复性为主。尝说:圣贤之道自朱子后已大明,用不着再着作,只要躬行就可以了。他又是永乐以后的文学家,诗文冲澹高秀,吐言清拔,和一般理学家的作品不同。着有《读书录》《从政名言》《薛文清集》等书。
游龙门记 创作背景
龙门,山名;介于今山西河津县西北与陕西韩城县东北之间,有东山及西山,分跨黄河的两岸,形如门阙。相传大禹治水时,把黄河疏导到这里,为此山所阻,便凿以通流。《书经‧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句,注云:“韩城县北有安国岭(按即龙门西山)。禹凿龙门,起于唐东受降城之东,自北而南,至此山尽。两岸石壁峭立,大河盘束于山峡间,至此山开峰阔,豁然奔放,声如万雷。”此外,《水经‧河水注》及《魏土地记》均有关于龙门之记载。本文为作者与友人游龙门所记,选自《明文在》。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6-26 09:55:28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wenyanwen/8030.html
上一篇
鹬蚌相争古文翻译
下一篇
猫捕雀文言文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 1. 和桃源诗序翻译及原文
- 2. 童趣文言文
- 3. 读书要三到翻译和原文
- 4. 醉翁操苏轼原文及翻译
- 5.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译文赏析
- 6.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 7.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
- 8. 宋玉对楚王问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