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桃源诗序翻译及原文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文言文
  • 2024-10-14 10:00:48

和桃源诗序翻译及原文

原文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翻译

世上所传的桃花源这件事,很多都夸大其词。考察陶渊明所记载的,只说是先祖逃避秦朝的战乱来到这里,那么渔人所见的都是避乱人的子孙,不是其人,所以说并非那个秦朝人是不死的。又说杀鸡作为食物,哪里有仙人杀生的?以前说南阳有菊水,水质芳香而香甜,住了三十几户人家,喝那里的水都长寿,有的活了一百二三十岁。四川青城山那里有个老人村,据说五世同堂。道路极其危险遥远,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盐和醋,而且溪水中有很多枸杞,它的根弯弯曲曲像龙和蛇一样,喝了那的水就会长寿。如果武陵太守得知到了那里的时候,那里已经早就成为很多人争夺的地方。我认为天地间像这样的地方很多,不单单是桃花源而已。

赏析

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一方面驳斥了过去把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把桃花源和仇池、青城、菊水并举,寄托了他对这里的一山一水的由衷赞许。同时,苏轼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通过这篇文章,苏轼展示了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