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对楚王问原文翻译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文言文
  • 2024-09-18 12:22:58

宋玉对楚王问原文翻译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这段文字出自战国末期楚国文学家宋玉的《对楚王问》,主要讲述了楚襄王质疑宋玉为何不受民众赞誉,宋玉则以音乐、凤凰、鲲鱼为喻,巧妙地回应了楚王的质疑,表达了自己高洁不群、超凡脱俗的志向与境遇。

译文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您难道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吗?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您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有这种情况。但希望大王能宽恕我的罪过,让我能把话说完。有人在郢都唱歌,他唱《下里》、《巴人》这样的通俗歌曲时,国中跟着应和的有几千人;他唱《阳阿》、《薤露》等稍微高雅一些的曲子时,应和的人就只有几百人了;当他唱《阳春》、《白雪》这样高雅的曲调时,国中能够跟着应和的不过几十人罢了。这说明曲调越高雅,能跟着唱和的人就越少。

“就像鸟中有凤凰,鱼中有鲲。凤凰向上飞,能直冲九千里高空,穿越云霓,背负青天,脚乱浮云,在极高的天空翱翔。而那些篱笆间的小雀,又怎能和它一起估量天地的高远呢?鲲鱼早晨从昆仑山脚下出发,晚上在碣石山上晒鳍,晚上则栖息在孟诸大泽。那些小水洼里的小鱼,又怎能和它一起测量江海的广阔呢?

“所以,不仅仅鸟中有凤凰,鱼中有鲲,士人中也有出类拔萃的。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独特的人,他们超脱世俗,独自高洁,世俗之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赏析

宋玉通过音乐、凤凰、鲲鱼的比喻,巧妙地阐述了“曲高和寡”的道理,即高雅的艺术或高洁的品行往往难以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认同。他以此自喻,说明自己之所以不受民众普遍赞誉,是因为自己的志向高远、品行高洁,超出了世俗之人的理解和接受范围。

同时,宋玉也借此表达了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念和对世俗偏见的淡然态度。他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广泛的赞誉和认同,而在于内心的坚守和追求。这种超然物外、独善其身的精神境界,正是他所追求和崇尚的。

此外,宋玉的回答还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弱点的清醒认识。他明白,世俗之人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高于他们自身认知水平的事物,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追捧那些通俗易懂、符合他们审美趣味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高雅的艺术和高洁的品行就没有价值,相反,它们正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