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文言文翻译
- 《文言文》
- 2024-06-17 15:58:41
揠苗助长文言文翻译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揠苗助长文言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人,担忧他种的禾苗长不高而把它往上拔,完事就很疲累地回家,对家人说:“今天疲累极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快步前去查看,发现禾苗全都枯萎了。
揠苗助长文言文翻译导赏
本篇是节选自《孟子》的一则简短故事,本来是孟子用来讲解培养浩然之气不要心急而违反自然。后来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寓言和成语,说出“急于求成,欲速不达”的道理。
故事里的宋国人,希望禾苗快高长大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他也辛勤劳动,费了很大的功夫把禾苗拔高。可是他违反了禾苗的自然生长规律,强行把禾苗拔高,并不能帮助禾苗生长,更对禾苗造成了伤害,实在愚蠢。这故事告诫人们,事物的发展有客观自然的规律,不能只顾个人主观愿望,强求速成,否则即使辛勤劳力,也只会徒劳无功,甚至会弄巧反拙。
这个小故事很简短,只有不足五十字,但其中人物鲜明生动,其性格和行为描绘得细腻逼真。宋人拔苗后“芒芒然归”,写出了他有多努力!他回家对家人的两句话,显出他为自己所做的沾沾自喜,却只是闯祸而不自知。儿子听到后“趋而往视之”,他的反应已显示大事不妙,果然禾苗已全枯萎了。寥寥数字已可把人物心态和性格表露无遗。
作者/出处
《孟子》
《孟子》一书,有以为是孟子自撰,有以为是其门人所记,《汉书‧艺文志》列入儒家类,今存七篇。宋以后列于经部,朱熹将它与《论语》、《礼记》的〈大学〉和〈中庸〉篇合成《四书》,为之作注,从此成儒家经典。
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赫王二十六年(西元前叁七二──二八九)。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代大思想家。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身处战乱的时代,提倡「民贵君轻」,主张推行「王道」,可是不被诸侯所採纳,于是煺而讲学着述。
《孟子》的文章,长于辩论,善用譬喻,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对后世散文有很大影响。通行注本有东汉赵歧《孟子章句》、宋孙奭《孟子注疏》、朱熹《四书集注》和清焦循《孟子正义》。
创作背景
《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本无题目,现题为编者所加。版本据《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
孟子本意在阐明培养浩然之气,不要图速而违反自然本性的道理。今多以此告诫人们做事必须按部就班,不能主观急进。本篇文字简洁生动,短短四十一字,已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得清清楚楚。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6-17 15:58:41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wenyanwen/7839.html
上一篇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下一篇
齐人有一妻一妾章翻译
相关文章
- 1. 和桃源诗序翻译及原文
- 2. 童趣文言文
- 3. 读书要三到翻译和原文
- 4. 醉翁操苏轼原文及翻译
- 5.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译文赏析
- 6.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 7.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
- 8. 宋玉对楚王问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