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
- 《文言文》
- 2024-06-17 11:28:00
阿房宫赋原文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原文翻译
六国全完了,四海统一了;蜀山顶上平了,阿房宫出现了。这宫殿真广大,佔地叁百多里;这宫殿也够高,天日被它隔离。北边从骊山开始建筑起,曲曲折折地向西弯,一直修到咸阳城。渭川和樊川两条河的水,溶溶地流进了宫墙里面;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廊腰像布疋一样廻环,檐牙像飞鸟似的伸嘴;各就地势的高下,构造得重叠交错。弯弯曲曲的,密密层层的,像蜂房,像水涡,都在耸立着,不知道有几千万所。
水上的长桥,令人惊奇,没有云霞,怎么会有龙?凌空的曲廊,令人惊奇,既非雨后,怎么会有虹?高高低低,幽深曲折,令人辨不出方向。歌臺上暖洋洋的歌声,像春光那样融融;舞殿里凉飕飕的舞袖,像风雨那样凄凄。就在同一天里,同一宫殿里,气候却能大不相同。
六国国君的宫眷,和王子皇孙,都辞别了自己的楼殿,用车子运送到秦国;日夜地操着乐器歌唱,做了秦国的宫人。明星的光在闪耀──不,那是宫女们掀开妆镜啊;绿色的云在纷扰──不,那是宫女们晨起梳头啊;渭川的波流浮起了香腻,那是宫里倾倒的脂粉水啊;迷濛的烟雾横斜着升腾,那是宫里焚烧的椒兰香啊;雷霆般巨响陡然令人吃惊,那是宫里的车马行过啊;车去远了,仍然听到辘辘的声音,是这样渺茫,却不知它到何处去啊。
个个宫女们的肌肤容貌,都生得那么妩媚,那么艷丽;她们在慢慢等待着、远远地看着,盼望着皇上的临幸,──可是有很多人在叁十六年中,一次也没见过皇上的面呢。
那些燕赵国所收藏的,魏国韩国所经营的,和齐国楚国的精华;都是经过几世几年,从人民手里劫夺了来,堆积得像山一样;一旦不能保有了,完全运来秦国。这类的东西一多,就不再宝贵,拿着鼎当铁锅、玉当石头、金当土块、珠当瓦砾;随便丢弃在一边,秦国的统治者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心,和千万个人的心本没有甚么不同的!秦国统治者喜欢奢华,一般老百姓也都爱护自己的家园啊;为甚么在搾取的时候丝毫不留,用掉的时候却像泥沙一样毫不顾惜呢!为甚么使那架栋的柱子,多过田地里的农夫;架梁的椽子,多过纺织机上的女工;突出的钉头,多过谷仓里的粟粒;参差的瓦缝,多过身上穿的丝缕;
直栏横槛,多过天下的城郭;管絃乐声,多过市人的言语。使那普天下的人民,都敢怒而不敢言;独裁者的心就一天一天益发骄横起来。等到戍卒一唿,函谷关一陷落,楚国人来放一把火,可怜一切就化为焦土了!
唉!灭六国的就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灭秦国的就是秦国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啊。可叹呀!假使六国都能各自爱护他们的人民,那么,抵抗秦国是绰有余裕的;假使秦国再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可能这皇帝位就由二世传到叁世,甚至直到万世,谁能灭亡他呢?秦人是来不及为自己悲哀了,却让后人去替他们悲哀;后人虽然替他们悲哀,自己却不以为戒,这就只有又使后世的人再来为后人悲哀了!
阿房宫赋赏析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于骊山修建的豪华宫殿,传说在项羽入关时已付诸一炬,只能在人们的传说中想像它的宏丽。关于阿房宫的记载,最早有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歩,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可见其建筑规模之宏大,实为史上罕见。另一较着名的篇章是晚唐时代的杜牧作品《阿房宫赋》。
杜牧是晚唐有名的才子,以诗赋和古文着名。《阿房宫赋》以赋的铺陈手法,极写阿房宫的华美壮丽,刻划秦王朝的骄奢淫逸,其实是一篇借古讽今之作。据杜牧自己说:「宝历(当时唐敬宗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据说《阿房宫赋》当时一出现已立即引起哄动,士林惊嘆,争相诵读。
《阿房宫赋》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描写与铺叙,第二部分着重说理与议论。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描写阿房宫的宏伟和壮丽,第二层铺陈阿房宫中的奢华生活。第一部分的铺叙又可分为叁段。
第一段的起笔已是不凡,用四个极短的叁字句写出阿房宫兴建的背景,用韵急峻,先声夺人。据史书所载,秦始皇灭六国后,把六国贵族宫眷迁到咸阳,他嫌塬来的宫室地方不够用,于是兴建阿房宫。接下来是描写阿房宫的建筑。作者好像今天记录片的摄影师,以灵活多变的镜头,带领读者从不同角度欣赏阿房宫的宏伟与华丽。首先是从高空俯瞰,阿房宫佔地幅员广阔,建筑巍峨。然后镜头慢慢移下,进入宫殿内部,让读者看到里面精美的佈局。镜头不断前进(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时而仰视(廊腰缦迴,檐牙高啄),时而俯视(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然后再把镜头拉阔,看到如蜂房水涡的众多楼房(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这里极写阿房宫的华美壮丽,以多角度的视觉效果,描写阿房宫规模之大、建筑物数量之多,给人一个宏伟壮丽的印象。
下面接着以多种手法描写建筑物内部的特色。先以两个反问形式的比喻句,描绘了宫内长桥和复道的形态,如龙如虹,奇丽而壮观。接着作者似运用镜头穿堂入室,经过高高低低的众多楼房,幽深曲折,令人很难辨别方向。来到歌臺舞殿,出现截然不同的气氛,一处似春暖融和,一处似凄风冷雨。这里的描写声色并举,再加上冷暖不同触觉,以多重感观刻画阿房宫内的不同场景。一日之内,宫殿的不同地方可以出现不同的气候,可见其大。
第二段转为写人物动态,详细描绘阿房宫内如云的女性。开头写六国破亡后,各国妃嫔媵嫱、王子皇孙都成了秦国俘虏,在阿房宫日夜奏乐唱歌,成为秦国的宫人。下面作者又运用他的镜头,作个别特写,表现这些宫人的生活状况。这段的写法充满电影感,有声有画,还有分镜剪接,宫人由勤作梳妆,到被车声惊起,又失望地听着宫车远去,形态活灵活现。「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几句,点染出一幅美人环立,企盼宠幸的生动场面。最后作者加了一句註脚:「有不得见者叁十六年」,点出了宫人的无奈与可怜。
下面第叁段写宫中的珍宝多得不可胜数,更加强对阿房宫穷奢极侈的刻划。这里写六国经过多年的经营和掠夺,各国本身的珍宝已堆叠如山。六国破亡后不能再拥有这些宝物,便把它们都输送到秦国。秦国集合六国的宝物,可想而知数量之多。可是,珍宝数量太多,就不再宝贵,被丢弃的多不胜数,秦人也不觉得可惜。
在铺叙了阿房宫的宏大规模和宫中的奢华盛况后,作者在文章的下半部便抒发自己的议论。这部分也可分为两层:第一层针对秦统治者而发,第二层是以秦为鑑,警诫后世的统治者。
文章的第四段是第一层,写秦人喜爱奢华,而人民也爱惜自己的家当。可是,秦人尽情榨取人民资财后,却像用掉泥沙一样毫不爱惜。下面作者以一连串排比句写出宫中奢华生活和人民生活的对比。天下的人敢怒不敢言,暴君的心也日渐骄傲顽固。作者批评秦代管治的不当,最后落得被人民推翻的下场,极尽华丽的宫殿短时间内化成焦土,繁华的生活已成云烟,显示过度的奢华不过是一场虚幻,并不值得羡慕。
最后一段是议论的重心,作者提出以史为鑑的重要。作者对秦的兴衰有深沉的慨叹,他指出六国及秦先后破亡,都不是由于外在的塬因,而是自取灭亡。秦始皇的丰功伟业远远超越前代,他曾说过要传至千秋万世,因此自号「始皇」,但他建立的是歷史上最短的朝代,只传到二世而亡,可说是极大的讽刺。作者认为假如秦的统治者能爱惜六国的人民,便可以再传下去直至万世。秦人不懂这些道理,败亡之快连为自己哀悼也来不及了。后人看到歷史会为秦而哀,但如不能以此为借鑑,只会重蹈秦的覆辙,成了后人哀悼的对象。这种铺排是借古讽今,作者告诫当时的统治者不要只顾自己享乐,搜刮人民资财,成为像秦始皇一样的独夫。
《阿房宫赋》秉承汉赋铺采扬丽的写法,描写与议论结合,结构严谨。文章前半以四字句为主,整齐的句式、铿锵的节奏,极写阿房宫的华美。其实阿房宫早已消失,连汉代的人也没有看过它的面貌。杜牧只凭典籍记载和传说,加上自己的想像,把阿房宫重新塑造。他极力夸张渲染宫殿之大、歌舞之盛、宫女珍宝之多,富于想像;文章词采瑰丽,又有大量的排比对偶,且比喻奇巧新颖,像描写宫殿如蜂房水涡、长桥如龙、复道如虹,写宫人生活时说镜如明星,髮如绿云。这些渲染使人读来如亲临其境,被阿房宫的宏伟华丽所震慑。
文章后半部抒发议论,层层推进,借古讽今,发人深省。「使负栋之柱」至「多于市人之言语」一段,就以一连串的排比句,讽刺统治者搜刮民脂,堆砌成华丽宫殿,暗含民不聊生之意。这里包含多种修辞手法,有排比、对比、比喻等,且论说有力,令人同感秦人纷奢之不当。
本文骈散并行,语句错落有致,词采华丽,修辞讲究,但用意深刻,论说精闢,一扫汉赋平板单调的弊病,成为赋体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卷一,约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八二五)。
阿房宫是我国古代一座着名宫殿,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阿,指屋四周的曲檐,一说大陵曰「阿」,而此宫则建于大陵之旁。始建于秦始皇叁十五年(西元前二一二),至秦亡时(西元前二〇六)尚未完工。项羽兵入咸阳,举火焚烧阿房宫,大火叁月不熄,世所罕见的宏伟宫殿全部化为灰烬。杜牧据此写成本赋,除敷陈其事外,亦借暴秦之亡为后世治国者鑑戒。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6-17 11:28: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wenyanwen/7828.html
上一篇
芙蕖的文言文翻译
下一篇
陈述古辨盗原文及翻译
相关文章
- 1. 和桃源诗序翻译及原文
- 2. 童趣文言文
- 3. 读书要三到翻译和原文
- 4. 醉翁操苏轼原文及翻译
- 5.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译文赏析
- 6.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 7.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
- 8. 宋玉对楚王问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