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思友三首·其二”译文及注释
译文
空中的大雁隔断了我的思念,月下想要归家的愁思越发急切。
鸿雁也往西南家乡方向飞去,我为什么却与朋友轻易离别?
注释
云间:此指天空中的大雁。
征:表示远行,同时还可与迁客、边卒相联系。
切:意谓急切。
“寒夜思友三首·其二”鉴赏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远游他乡,又与友人离别,其愁绪又多几层。
“云间征思断”是整首诗的起因,天空中的大雁朝西南方向的飞翔,突然地阻断了旅人的脚步与平常的情思。
远行的旅人突然被南飞的大雁所惊动,也许此刻便是在晚上,因此诗人“月下归愁切”。这里“征”与“归”两个字可相对来理解。因见“鸿雁西南飞”,故诗人问自己:“如何故人别?”以鸿雁的归乡反衬自己与友人的离别。
这首诗因雁而起兴。一叶落而叹天下秋,叹生命的匆匆流逝;一雁过而感慨于孤独的远征,思念起家乡故乡与故人。
创作背景
《寒夜思友三首》是一组明确标明思友的诗歌,当作于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这年晚秋,王勃从梓州来游成都,这三首诗即作于深秋淹留蜀中时。本诗即是其中一首。
王勃简介
唐代·王勃的简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 王勃的诗(8篇)〕猜你喜欢
高阳台·西湖春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塞上
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碛暗更无岩树影,
地平时有野烧瘢。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
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
钵略城边日欲西,游人却忆旧山归。牛羊集水烟黏步,
雕鹗盘空雪满围。猎骑静逢边气薄,戍楼寒对暮烟微。
横行总是男儿事,早晚重来似汉飞。
马上作
勋为上柱国,爵乃朝大夫。
自问有何才,两入承明庐。
又问有何政,再驾朱轮车。
矧予东山人,自惟朴且疏。
弹琴复有酒,且慕嵇阮徒。
暗被乡里荐,误上贤能书。
一列朝士籍,遂为世网拘。
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
每觉宇宙窄,未尝心体舒。
蹉跎二十年,颔下生白须。
何言左迁去,尚获专城居。
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渊鱼。
虽未脱簪组,且来泛江湖。
吴中多诗人,亦不少酒酤。
高声咏篇什,大笑飞杯盂。
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欢娱。
用兹送日月,君以为何如。
秋风起江上,白日落路隅。
回首语五马,去矣勿踟蹰。
长亭怨·旧居有感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
凄咽。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