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宴集懋社十首 其二”译文及注释
偷得这半日的闲暇时光,其实不必非要登上龙山去远眺。我自认为诗与酒还能激发我不少兴致,这无边的秋景足以让我开怀。野外的石头静静地排列着,就像为我准备好的坐榻,白云深处仿佛可以寄托我关闭的柴门。林中的亭子自有它幽静坚贞的情趣,今天我应该要醉到尽兴才肯回去。
“九日宴集懋社十首 其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诗人于秋日闲暇时,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画面。首句“偷得浮生半日闲”,以“偷”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繁忙的生活中难得片刻宁静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这种闲暇时光的珍贵和难得。次句“登高何必上龙山”,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心态,他认为欣赏美景不一定非要到名山胜地,身边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陶醉。
接下来的两句,“自嫌诗酒犹多兴,无限秋光为解颜”,诗人自谦地说自己虽然诗酒之兴未尽,但眼前的无限秋光已经足以让他开怀。这里,“诗酒”与“秋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人为的享乐,后者是自然的馈赠,诗人显然更倾向于后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野石静排为坐榻,白云深处寄柴关”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静谧与和谐。野外的石头仿佛特意为他排列成坐榻,白云深处则像是可以寄托他心灵的归宿。这里,“坐榻”与“柴关”都是诗人心灵的寄托之所,体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末句“林亭自有幽贞趣,今日应须醉始还”,诗人总结道:林中的亭子自有它幽静坚贞的情趣,今天我应该要醉到尽兴才肯回去。这里,“醉”不仅指酒醉,更指诗人沉醉于自然美景中的心态。全诗以“醉始还”作结,既呼应了开头的“偷得浮生半日闲”,又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和留恋。
全诗表达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在繁忙生活中难得片刻宁静的珍惜。诗人通过描绘秋日闲暇时光中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自己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心态,以及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深刻感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送张左司)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
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举棹却寻归路,挥尘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
惜奴娇·我已多情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
把一心、十分向你。
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
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没前程、阿谁似你。
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
是你。我也没星儿恨你。
传言玉女
雪压梅梢,金袅柳丝轻敛。锦宫春早,乍风和日暖。华国翠路,九陌绮罗香满。连空灯火,满城弦管。
月射西楼,更交光照夜宴。万人拥路,指鳌山共看。花旗翠帽,到处朱高卷。归时常是,漏残银箭。
无题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
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