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许浑的诗 > 谢亭送别

谢亭送别

[唐代]: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谢亭送别”译文及注释

唱完一曲送别的歌谣,解开缆绳,准备起航。两岸是红叶青山,江水急匆匆地向东流去。傍晚时分,酒醉初醒,发现人已经走得很远了。满天风雨中,我独自走下西楼。

“谢亭送别”鉴赏

首句“劳歌一曲解行舟”,“劳歌”是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指送行之歌。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眼前景象写起,然后点出“红叶青山”时令色彩,景色很美,而友人即将离他而去。这两句是全篇背景,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景物和氛围。

次句“红叶青山水急流”承前叙事。水是流动的,山是静止的。漫山红叶,色彩浓烈,满江绿水,生机盎然。色彩鲜艳的红叶、青山,倒映在碧绿江水中,绚丽耀眼,美不胜收。然而这美景中却蕴含着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里以乐景衬哀情,景色越美,离愁越浓。一个“急”字,突出了舟行的迅速,也透露出送行者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

第三句“日暮酒醒人已远”,“日暮”既点明时间,又渲染出苍茫的氛围,同时烘托出离人凄苦的心境。“酒醒”从“醉别”暗渡出来,说明诗人在离别时已经酩酊大醉,直到日暮酒醒之后,才意识到友人已经离开很远很远,这醉醒后的孤寂更添了诗人离愁别绪的浓重。

结句“满天风雨下西楼”,既写出了当时的自然景象,又暗喻了诗人的心境。离人远去,相见无期,伤别之情如满天风雨般凄迷。一个“下”字,既写出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态,又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离愁的无边无际、难以排遣。

全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在红叶青山、绿水匆匆的背景下,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酒醉初醒后却发现友人已经远去。满天风雨中,诗人独自走下西楼,内心的离愁如风雨般凄迷。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许浑简介

唐代·许浑的简介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许浑的诗(8篇)

猜你喜欢

送贺宾客归越

唐代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唐代高适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

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戏答龙泉余尉问禅二小诗

宋代黄庭坚

翻头作尾掉枯藤,腊月花开更造冰。

何似清歌倚桃李,一炉沈水醉红灯。


送薛存义序

唐代柳宗元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河满子·秋怨

宋代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余音。

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

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送房明府罢长宁令湖州客舍

唐代李嘉祐

君为万里宰,恩及五湖人。

未满先求退,归闲不厌贫。

远峰晴更近,残柳雨还新。

要自趋丹陛,明年鸡树亲。


自遣

唐代李群玉

翻覆升沉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

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

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浣溪沙·目送归州铁瓮城

宋代张元干

目送归州铁瓮城。隔江想见蜀山青。风前团扇仆频更。

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此时山月下楼明。


暮春浐水送别

唐代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