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译文及注释
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第,都说是裴令公的家。裴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鉴赏
这首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书房名。此诗通过写裴度书房的美丽景色以及他的巨大声望,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句“绿野堂开占物华”描述了绿野堂环境的优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这里用“物华”来概括绿野堂周围的美景,既展现了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也暗示了裴度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造诣的高深。
次句“路人指道令公家”则通过路人的指引,进一步突出了裴度的声望和影响力。路人皆知裴度的家,说明他在当时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地位。
后两句“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则是对裴度教育成就的赞美。裴度培养的学生遍布天下,就像桃李一样遍布各地,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装饰和赞美。因此,他无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来增添美丽,因为学生的成就和声誉已经足够让他光彩照人。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借代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裴度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了一种重视教育、尊重知识、推崇人才的价值观。
全诗表达的感情:
全诗表达了对裴度教育成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绿野堂的美景和裴度的声望,以及他培养的学生遍布天下的成就,表达了对裴度的崇敬和钦佩。同时,也传递了一种重视教育、推崇人才的价值观,鼓励人们努力学习和追求知识,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的诗(87篇)〕猜你喜欢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