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石孝友的诗 > 渔家傲

渔家傲

[宋代]:石孝友

夜半潮声来枕上。击残梦破惊魂荡。见说钱塘雄气象。披衣望。碧波堆里排银浪。

月影徘徊天滉漾。金戈铁马森相向。洗尽尘根磨业障。增豪放。从公笔力诗词壮。


“渔家傲”译文及注释

夜半时分,钱塘江的潮水声汹涌而来,仿佛直接敲击在我的枕边,将我从梦中惊醒,惊魂未定。听闻钱塘江潮水以其雄浑磅礴的气象著称,我披衣而起,向窗外望去。只见碧波万顷之中,银白色的浪潮排山倒海般涌来,蔚为壮观。

月光在夜空中徘徊,与波光粼粼的水面相映成趣,天地间一片滉漾。我的思绪随之飞扬,仿佛看到了金戈铁马交相辉映的壮阔场景。这潮水似乎能洗净尘世的烦恼与业障,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此情此景,不禁激发了我的豪情壮志,让我更加热爱并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愿我的笔力能如这潮水般汹涌澎湃,诗词能更加雄壮有力。

“渔家傲”鉴赏

这首词上片以“夜半潮声来枕上”开篇,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紧张而又神秘的夜晚氛围。接着,“击残梦破惊魂荡”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潮水声对梦境的破坏和对心灵的震撼,为后文的描绘铺垫了情感基础。随后,“见说钱塘雄气象”一句引出钱塘江潮的主题,而“披衣望。碧波堆里排银浪”两句则通过视觉描写,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下片则进一步展开想象与联想。“月影徘徊天滉漾”一句,通过月影与水波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意境。而“金戈铁马森相向”一句则突然转折,将读者的思绪从宁静引向壮阔,仿佛看到了历史的硝烟与战场的残酷。然而,这并非词人的真正意图所在。他借此表达的是潮水能洗净尘根、磨去业障的寓意,即自然的力量能够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最后,“增豪放。从公笔力诗词壮”两句则直接点明了词人的创作动机与追求,即愿以更加豪放、雄壮的笔力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

表达的感情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与赞美、对人生境界提升的渴望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通过描绘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和由此引发的想象与联想,词人不仅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界提升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他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愿以更加豪放、雄壮的笔力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诗词作品。

石孝友简介

宋代·石孝友的简介

石孝友姓名:石孝友

字:次仲

籍贯:江西南昌

生卒年:不详

主要成就:以词著名,著有《金谷遗音》

...〔► 石孝友的诗(120篇)

猜你喜欢

渔家傲

宋代石孝友

夜半潮声来枕上。击残梦破惊魂荡。见说钱塘雄气象。披衣望。碧波堆里排银浪。

月影徘徊天滉漾。金戈铁马森相向。洗尽尘根磨业障。增豪放。从公笔力诗词壮。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代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代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春景禅房花木深

宋代刘辰翁

此处少人迹,禅房深客心。

殿廊常寂寂,花木自深深。

面壁看红影,蒲团对绿阴。

定回蜂欲逗,香在蝶难寻。

棋电惊青子,茶烟出半林。

客来参话久,隔屋听鸣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