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白居易的诗 > 忆江南三首

忆江南三首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三首”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忆江南三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好景色的深深怀念与向往之情。下面是对全诗译文及赏析的解析:

译文

第一首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景致我早已熟悉。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花朵红得比火还要鲜艳;春天到来,江水碧绿得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不让人时常想起江南呢?

第二首

回忆江南,最难忘的是杭州。在那山寺中,我曾于月夜中寻找桂花的芳香;在郡城的亭台上,我倚枕观赏过钱塘江涨潮的壮观景象。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前往那里游玩啊!

第三首

回忆江南,其次难忘的是苏州(吴宫所在地)。在苏州,我曾品尝过一杯用春竹叶酿制的吴酒;也观赏过吴地的女子双双起舞,如同沉醉在芙蓉花丛中的美景。不知道何时还能与这些美好再次相逢!

“忆江南三首”鉴赏

赏析与感情表达

对江南美景的深深怀念:诗人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开篇,直接点出了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与熟悉。通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春日的绚丽多彩,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水乡之中。 对特定地点的深情回忆:在接下来两首中,诗人分别回忆了杭州和苏州(吴宫)的美好时光。山寺寻桂、郡亭观潮、品尝吴酒、观赏吴娃双舞等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这两个城市独特的风景与文化,也透露出诗人对它们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对重逢的期盼与渴望:每首诗的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何日更重游!”、“早晚复相逢!”都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和那段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能够再次重逢的期盼与渴望。这种情感真挚而深切,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江南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深深怀念与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的诗(87篇)

猜你喜欢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代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代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代蒋捷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宋代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更漏子·柳丝长

宋代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代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宋代卢祖皋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间,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石州慢·薄雨收寒

宋代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念奴娇·过洞庭

宋代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


青门引·春思

宋代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