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译文及注释
燕子身姿轻盈,黄莺啼声娇软,我仿佛又在那梦境中与你相见。漫漫长夜,我相思难眠,你又怎知我心中的深情?初春时节,我早已被相思之情深深浸染。
离别后,你留下的书信和针线活,都是我无尽的思念。我的灵魂仿佛暗暗地跟随着你的脚步,越行越远。此刻,我独自在淮南,皓月当空,千山冷寂,我黯然归去,却无人相伴,无人关怀。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牵挂。
上片开篇即以“燕燕轻盈,莺莺娇软”描绘出一幅春日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暗喻了爱人的温柔与美好。接着,“分明又向华胥见”一句,将词人带入了梦境之中,与爱人重逢。然而,现实却是“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词人独自承受着相思之苦,却无人知晓,甚至连那远方的爱人也可能无法理解这份深情。
下片则进一步描绘了离别后的情景。词人回忆起离别时,爱人留下的书信和亲手缝制的衣物,这些物品都承载着深深的情感与回忆。而“离魂暗逐郎行远”一句,则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对爱人的无限牵挂与追随。最后,“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两句,以景结情,将词人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之中。皓月当空,千山冷寂,词人独自归去,无人相伴,无人关怀,这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牵挂。
表达的感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牵挂。词人以燕子、黄莺、皓月、千山等自然景物为喻,将相思之情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得这份情感更加生动而鲜明。同时,词人也通过书信、针线等细节描写,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词充满了词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词人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姜夔简介
宋代·姜夔的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 姜夔的诗(29篇)〕猜你喜欢
迈陂塘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扬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瑞龙吟·大石春景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