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版本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三)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版本四)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籁此都寂,但餘鐘磬音。(版本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籁此俱寂,惟餘鐘磬音。(版本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籁此俱寂,但餘鐘磬音。(版本三)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籁此俱寂,但餘鐘磬音。(版本四)
清晨时分我进入这座古老的寺庙,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高的树林。
竹林中的小径通向幽静深远的地方,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时分古寺的幽静环境和氛围,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禅宗的崇敬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也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面。颔联“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进一步描绘了古寺的幽静和禅房的深邃,通过“竹径”、“幽处”、“禅房”、“花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环境氛围。
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诗人通过“山光”和“潭影”两个意象,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通过“悦鸟性”和“空人心”两个动作,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宁静。这里的“空人心”可以理解为使人心境空明、宁静,没有杂念和烦恼。
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以“万籁俱寂”来衬托“钟磬音”的悠扬和深远,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佛教禅宗的崇敬和向往。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只有钟磬的声音回荡在空中,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使人心境更加宁静和淡泊。
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宗的崇敬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通过描绘古寺的幽静环境和氛围,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和淡泊的情感。这种情感与佛教禅宗所倡导的“空”、“静”、“无我”等理念相契合,表现出诗人对佛教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唐代·常建的简介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
► 常建的诗(4篇)〕
唐代: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栖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代:
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夫子何為者,栖栖一代中。
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
歎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唐代: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唐代:
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唐代:
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生涯豈料承優诏,世事空知學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發何。
今日龍鐘人共棄,愧君猶遣慎風波。
唐代: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绛帻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衮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诏,佩聲歸向鳳池頭。
唐代: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春闺 一作:深闺)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春閨 一作:深閨)
唐代: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箪食,童稚攜壺漿,
相随饷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複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唐代:
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複五铢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唐代: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 一作:七丝)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七弦 一作:七絲)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