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元稹的诗 > 遣悲怀三首·其二

遣悲怀三首·其二

[唐代]: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身后意一作:身后事)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三首·其二”译文及注释

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活仍然保存在这里,不忍打开。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钱财。

我深知这种遗恨人人都会有,但咱们共苦夫妻死别更觉哀痛。

“遣悲怀三首·其二”鉴赏

首联:“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这两句诗以“昔日”与“今朝”的对比开篇,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亡妻的怀念。昔日戏言身后的安排,如今却都成了现实,这种对比既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料,也暗示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颔联:“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亡妻的遗物,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怀念和哀痛。衣裳已经施舍得差不多了,但亡妻的针线活仍然保存在这里,诗人不忍打开,因为那里面蕴含着亡妻的温暖和回忆。这种细节描写,既表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颈联:“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这两句诗通过诗人对婢仆的怜爱和因梦送钱财的行为,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和怀念。诗人因为怀念亡妻,对婢仆也格外怜爱,多次梦到亡妻便为她焚纸钱财,这种举动既是对亡妻的怀念和哀悼,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尾联:“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总结和感慨。诗人深知这种遗恨人人都会有,但贫贱夫妻之间的哀痛却更加深沉。这种感慨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接受,也反映了诗人对与亡妻共度贫贱岁月的怀念和珍惜。

情感表达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亡妻韦丛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诗人通过描绘亡妻的遗物、对婢仆的怜爱、因梦送钱财的行为以及贫贱夫妻之间的哀痛等细节,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价值。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之间深厚的夫妻感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元稹简介

唐代·元稹的简介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元稹的诗(16篇)

猜你喜欢

临江仙·枕上莺声初破睡

宋代石孝友

枕上莺声初破睡,峭寒轻透帘帏。起来惆怅有谁知。雨狂风转急,揉损好花枝。薄幸别来春又老,等闲误却佳期。斜阳影里立多时。远山何事□,相对蹙修眉。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春闺 一作:深闺)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唐代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华下

唐代司空图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代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沉

宋代吴文英

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愁倚阑/春光好

宋代石孝友

人好远,路能长。奈思量。更放晚来些小雨,做新凉。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须断尽,况无肠。


愁倚阑(又名春光好)

宋代石孝友

人好远,路能长。奈思量。更放晚来些小雨,做新凉。

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须断尽,况无肠。


感遇·江南有丹橘

唐代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山花子·欲话心情梦已阑

清代纳兰性德

欲话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