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文言文翻译
- 《文言文》
- 2024-09-10 10:52:57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树枝都被压弯了。那些小孩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大家摘来一尝,果然如此。
赏析
这篇短文通过王戎与诸小儿之间的一个小故事,展现了王戎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观察、推理的能力。
首先,故事以“王戎七岁”开头,点明了主人公的年龄和背景,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接着,通过描述“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孩子们看到果实累累、兴奋不已的氛围。然而,在这群孩子中,王戎却显得格外冷静,他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急于去摘李子,而是选择了观察和思考。
当有人询问王戎为何不去摘李子时,王戎的回答“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更是体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推理能力。他认为,如果这棵李子树真的甜美可口,那么它早就应该被人们摘光了,而不会像现在这样果实累累还挂在枝头。因此,他推断出这些李子一定是苦的,所以没有人愿意去摘。
最后,故事以“取之,信然”作为结尾,验证了王戎的推断是正确的。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和说服力,也进一步凸显了王戎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观察、推理的能力。
整篇短文语言简洁明快,情节紧凑有趣,通过一个小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王戎的性格特点和才能。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像王戎一样善于观察和思考,而不是盲目地行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并取得成功。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9-10 10:52:57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wenyanwen/9432.html
相关文章
- 1. 和桃源诗序翻译及原文
- 2. 童趣文言文
- 3. 读书要三到翻译和原文
- 4. 醉翁操苏轼原文及翻译
- 5.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译文赏析
- 6.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 7.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
- 8. 宋玉对楚王问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