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文言文
  • 2024-09-09 10:21:11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译文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斗牛图》,他特别喜爱,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作了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起来。

牧童说:“这幅画是画斗牛的吗?牛在争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争斗,这是错误的。”杜处士听了牧童的话,微笑着表示赞同。

古人有句话说:“耕田的事情要问农民,织布的事情要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赏析

这篇短文通过杜处士与牧童之间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实践出真知,艺术源于生活。杜处士虽然喜爱书画,对戴嵩的《斗牛图》更是珍爱有加,但他对斗牛的实际情景并不了解,因此无法发现画中的错误。而牧童,虽然年幼且地位卑微,但他熟悉牛的生活习性,能够一眼看出画中的谬误。这说明了在特定领域,真正的专家往往来自于实践,而非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或艺术鉴赏能力。

同时,这篇短文也讽刺了那些脱离实际、盲目崇拜权威的人。杜处士在牧童指出错误之前,一直认为自己的收藏是完美的,这反映了他对权威的盲目信任和对自身判断的忽视。而牧童的直言不讳和杜处士的虚心接受,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真理的力量和谦虚的重要性。

此外,短文中的“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一句,更是强调了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无论是耕田还是织布,都应该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而不是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或书本知识行事。这一观点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应该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积极寻求专业意见和实践经验的支持。

创作背景

这篇短文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但它所蕴含的道理和启示却跨越时空,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在古代中国,书画艺术是文人雅士的重要精神寄托和审美追求,因此产生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和相关的鉴赏理论。然而,这些作品和理论往往过于注重形式和技巧,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和实践的检验。这篇短文正是通过杜处士与牧童之间的故事,对这种倾向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强调了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中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不同阶层人群智慧和经验的尊重和认可,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