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文言文
  • 2024-07-12 09:08:31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是以静心反省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朴素来培养品德。不内心恬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赏析

这段文字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中诸葛亮以一位长者和平易近人的父亲的身份,语重心长地教导儿子如何修身养性、治学做人。全文虽不足百字,但言简意赅,富含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

  1. 修身养德:开篇即强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指出君子应通过内心的平静来修养自身,以节俭朴素来培养高尚的品德。这是儒家思想中“内圣外王”的重要体现,即先修己身,再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学习与志向:文中提到“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强调了学习与志向的紧密关系。学习是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而坚定的志向则是推动学习不断前进的动力。

  3. 警惕放纵与急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告诫儿子要警惕放纵懒散和急躁冒险的性格缺陷,这些都会妨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4. 珍惜时光:“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如果不珍惜时光,努力奋斗,最终只会落得“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的境地。

创作背景

诸葛亮写《诫子书》时,正值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此时诸葛亮已年近六旬,即将北伐中原,实现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目标。然而,他也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因此写下这封家书,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遗志,修身养德,勤奋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同时,这封家书也体现了诸葛亮对家族、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