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
- 《文言文》
- 2024-06-26 09:45:44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
邹忌身高八尺多,身形样貌很漂亮,早晨起来,穿戴上衣帽照了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徐公比较,谁美?”他的妻子答道:“您美得多,徐公哪能及得上您!”城北徐公,是齐国最有名的美男子。
邹忌自己信不过他妻子的话,就又问他的妾侍说,“我跟徐公比起来,我们俩谁美?”妾侍答道:“徐公哪里及得上您。”第二天早晨,有一位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问他说:“我跟徐公谁美?”客人答道:“徐公及不上您美。”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看了看他,自己以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思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所以称赞我美的缘故,原是偏袒我呀;妾侍所以称赞我美的缘故,原是害怕我呀;客人所以称赞我美的缘故,原是想向我要求甚么呀。”
于是他到了朝廷,见了齐威王说,“我的确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因为偏袒我,我的妾侍因为害怕我,我的客人因为有求于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土地,面积有一千方里,城市有一百二十座。宫里王后和妃子,还有在王跟前侍从的人,没有不偏袒王的;朝廷里的臣子,没有不害怕王的;四边国境以内,没有不是有求于王的。从这里看来,王受蒙蔽得太厉害了!”
王说:“对。因此便下了命令:“凡是群臣、做官的、老百姓们,如果能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可以领取上等的赏赐;如果能用书面谏诤我的,可以领取中等的赏赐;如果能在公众场所评论我的过失,让我听到的,可以领取下等的赏赐。”
命令初下来的时候,群臣们进谏的,大门和庭院拥挤得像市集一样。几个月之后,进谏的人渐渐地少了,隔些时候才有机会来一次。一年以后,虽然想来也没有可以进谏的事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都听说了,全到齐国来朝见威王,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打了胜仗”。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赏析
本篇是一个真实而风趣的故事,主题是:一个人听了人家的赞美之辞,必须仔细想想,是真是假,然后进一步欢迎人家批评自己,听取人家的意见,改正自己的过失。一个平常人应该如此,一个执政者、一国的元首更应该如此──因为他负的责任大,对别人的影响也重,而听到的不真实的赞美之辞也多。
本文共分三段。
首段敍邹忌妻、妾、客对他的赞美。从“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等句中,已暗示出妻、妾、客对他的赞美之辞是不真实的。
次段敍邹忌在自己面对徐公熟视和窥镜自视的实地比较之下,才明白了妻、妾、客的赞美之辞的虚伪。但他要寻思他们所以说假话的原因,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所谓“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即下文所说的蒙蔽;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在一般人与人的关系上,常常存在着的三种障碍。私我者眼中只有我,只能看见我的优点;畏我者怕得罪了我,会危及自身的安全;有求于我者希望得到我的欢心,当然不肯自找麻烦。人有这三种障碍(蒙蔽),自然就很难得到揭露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与缺点的机会。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重心所在。敍邹忌从一个人容貌的美丑,推想到一国政令的得失;从身边三种不同的关系但是同样不说实话的情况下,归纳出一个“蔽”字。地位愈高,受的蒙蔽愈多,危险也愈大。全篇着眼在这个“蔽”字上,篇中发展的顶点就是“王之蔽甚矣”一句。这样才提醒了齐威王,促使他下令纳谏。最后用“战胜于朝廷”一语,说明纳谏所得的好的后果作结。
作者/出处
《战国策》
《战国策》又名《国策》、《短长》,传为汉初蒯通所作。蒯通原名蒯彻,作“通”,盖避武帝讳改。通长于时论。西汉刘向将原书编订后定名《战国策》。此书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其中记载纵横策士论辩游说之辞尤多。
《战国策》三十三篇,以国分类,各自成策,计有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衞、中山十二国。所记自周贞定王十六年(西元前四五三)三家分晋时起,迄于秦二世皇帝元年(西元前二〇九)楚汉起事止,凡二百四十五年,所记列国政治、军事和外交大事均可补正史之不足。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版本据《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题目为后人所加。邹忌,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齐国人,善鼓琴,有辩才,曾为齐相。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齐王,即齐威王,在位年为周显王十三年至周慎靓王元年(西元前三五六──前三二〇)。纳,采纳、接受。谏,对君王、尊长进行劝告。本文记叙了邹忌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为喻,规劝齐王采纳臣民忠谏,以迁善改过。齐王听从他的意见,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使齐国强盛起来。文章不但表现了邹忌敢于进谏,而且他以生活小事与国家大事相提并论,更显其善于进谏。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6-26 09:45:44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wenyanwen/8027.html
上一篇
三人成虎文言文翻译
下一篇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翻译
相关文章
- 1. 和桃源诗序翻译及原文
- 2. 童趣文言文
- 3. 读书要三到翻译和原文
- 4. 醉翁操苏轼原文及翻译
- 5.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译文赏析
- 6.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 7.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
- 8. 宋玉对楚王问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