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谢朓的诗 > 登山曲

登山曲

[南北朝]:谢朓

天明开秀崿,澜光媚碧堤。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

暮春春服美,游驾凌丹梯。升峤既小鲁,登峦且怅齐。

王孙尚游衍,蕙草正萋萋。

“登山曲”译文及注释

清晨,明亮的阳光展现秀丽的山景,水面的波澜映照着碧绿堤岸,显得份外柔媚好看。微风吹拂,令飞莺随之飘摇不能自主;天上旳云朵,也被春树的芬芳吸引,低低贴着它飘过。

暮春三月,春服是如此美丽,我驾着车沿山路游赏。孔子登东山而感觉鲁国的渺小,齐景公爬上牛山而为留恋齐国感伤。

那王孙还在恣意游赏呢,芳草如今正是茂盛美好。

“登山曲”鉴赏

首句以“明”字展开全文,点出了一天的时间(早晨);清晨阳光驱散岚雾,正如登山游赏可舒展身心。接着“澜光媚碧堤”句,承接上句之光影流动,使山光水色融合为一,显得春意盎然。三四句“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捕捉住景物的动态丰姿,既“荡”飘春莺,复亲近“芳树”,使“风”和“云”仿佛都有了情感。五六句“暮春春服美,游驾凌丹梯”,则又一转有出尘之意,在美好的大自然中放下一切,如曾点悠然无求之志,又似修炼者超俗攀升的过程。七八句展现诗的层次,连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及齐景公君臣牛山对泣两个典故,说明唯有提高眼界与层次,才能看见更为宏观的事物。末句抒情,化用淮南小山《招隐士》句作结,除表达作者之流连忘返,也暗示了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全诗融情于景,复于景中见其哲思,意境高远。“升峤既小鲁,登峦且怅齐”二句,表现视野开阔的气象,实为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之先导,谢诗清丽而善为佳句,亦由此可见。

谢朓简介

南北朝·谢朓的简介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谢朓的诗(19篇)

猜你喜欢

登山曲

南北朝谢朓

天明开秀崿,澜光媚碧堤。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

暮春春服美,游驾凌丹梯。升峤既小鲁,登峦且怅齐。

王孙尚游衍,蕙草正萋萋。

点绛唇·著意栽银

宋代石孝友

著意栽银,砌成叶叶莲花舫。醉霞摇荡。恰似凌波样。自笑平生,鲸吸洪波量。孤心赏。不如深幌。一搦酬千想。

赠元发弟放言

宋代黄庭坚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故曰时乎,时不再来。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游天台上方

唐代姚合

晓上上方高处立,路人羡我此时身。

白云向我头上过,我更羡他云路人。

暑热思风

宋代王令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

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

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鸿毛绝远劳。

江海可怜无际岸,等闲假借作波涛。

端嘉杂诗二十首其一

宋代刘克庄

闻说关河唾掌收,拟为跛子看花游。

可怜逸少兴公辈,说着中原得许愁。

寄弟

明代徐熥

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

青楼曲

明代徐熥

美人家住五陵东,沟水门前曲曲通。帘影半邀金市月,箫声閒度玉楼风。

旧翻小扇桃花碧,新制单衫杏子红。十二栏干千树柳,不知何处系青骢。

张太傅生日诗

宋代晏殊

三陟槐庭二将坛,册书文武载动贤。

辞荣尚峻经邦秩,养素方临钓渭年。

清会别开金谷墅,新吟多杂蕊珠篇。

惊姜今日增华耀,海内簪绅共祝延。

天姥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代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