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咏鹅”译文及注释

鹅的颈项又长又弯,它们伸长脖子「哦哦哦」的叫,就像引吭高歌一般。它们的羽毛雪白,在清澈碧绿的水面上慢慢游动,红色的脚掌不时拨动水波,神态是那么悠閒自得。

“咏鹅”鉴赏

这首诗描写鹅儿在春天浮游的情景。首句连用三个「鹅」字,既可说是模拟鹅儿的叫声,也可说是描写小孩正指远处的鹅儿欢呼「鹅!鹅!鹅!」的情景。小孩子对眼前的发现惊喜雀跃,使读者也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兴奋和喜悦。接著诗人细致地观察及描写鹅的外貌:鹅的羽毛是洁白的,一双红色的脚掌在碧绿的水面下悠閒地划动。「白鹅」、「绿水」、「红掌」,构成了一幅颜色鲜亮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整首诗语言简单而形象鲜明,符合儿童观察事物时的心理特徵,率真可爱。在形式上,全诗句式不避长短,具有儿歌的随意性;末两句对偶工整,又使诗歌富于韵味。诗歌虽短,却有「鹅」、「歌」、「波」三个韵脚,使人读来琅琅上口,增添了不少诗趣。

骆宾王简介

唐代·骆宾王的简介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 骆宾王的诗(7篇)

猜你喜欢

独不见

唐代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赠阙下裴舍人

唐代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蜀先主庙

唐代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唐代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代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代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同题仙游观

唐代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赠别二首·其二

唐代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