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代]: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九十六聖君,浮雲挂空名。
天地賭一擲,未能忘戰争。
試涉霸王略,将期軒冕榮。
時命乃大謬,棄之海上行。
學劍翻自哂,為文竟何成。
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
兒戲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臨當欲去時,慷慨淚沾纓。
歎君倜傥才,标舉冠群英。
開筵引祖帳,慰此遠徂征。
鞍馬若浮雲,送餘骠騎亭。
歌鐘不盡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羅星。
君王棄北海,掃地借長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傾。
心知不得語,卻欲栖蓬瀛。
彎弧懼天狼,挾矢不敢張。
攬涕黃金台,呼天哭昭王。
無人貴駿骨,騄耳空騰骧。
樂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驅馬還貴鄉。
逢君聽弦歌,肅穆坐華堂。
百裡獨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樂昌樂館,開筵列壺觞。
賢豪間青娥,對燭俨成行。
醉舞紛绮席,清歌繞飛梁。
歡娛未終朝,秩滿歸鹹陽。
祖道擁萬人,供帳遙相望。
一别隔千裡,榮枯異炎涼。
炎涼幾度改,九土中橫潰。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
草木搖殺氣,星辰無光彩。
白骨成丘山,蒼生竟何罪。
函關壯帝居,國命懸哥舒。
長戟三十萬,開門納兇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與菹。
二聖出遊豫,兩京遂丘墟。
帝子許專征,秉旄控強楚。
節制非桓文,軍師擁熊虎。
人心失去就,賊勢騰風雨。
惟君固房陵,誠節冠終古。
仆卧香爐頂,餐霞漱瑤泉。
門開九江轉,枕下五湖連。
半夜水軍來,浔陽滿旌旃。
空名适自誤,迫脅上樓船。
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
辭官不受賞,翻谪夜郎天。
夜郎萬裡道,西上令人老。
掃蕩六合清,仍為負霜草。
日月無偏照,何由訴蒼昊。
良牧稱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
顧慚祢處士,虛對鹦鹉洲。
樊山霸氣盡,寥落天地秋。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萬舸此中來,連帆過揚州。
送此萬裡目,曠然散我愁。
紗窗倚天開,水樹綠如發。
窺日畏銜山,促酒喜得月。
吳娃與越豔,窈窕誇鉛紅。
呼來上雲梯,含笑出簾栊。
對客小垂手,羅衣舞春風。
賓跪請休息,主人情未極。
覽君荊山作,江鮑堪動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逸興橫素襟,無時不招尋。
朱門擁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鑿竹石開,萦流漲清深。
登台坐水閣,吐論多英音。
片辭貴白璧,一諾輕黃金。
謂我不愧君,青鳥明丹心。
五色雲間鵲,飛鳴天上來。
傳聞赦書至,卻放夜郎回。
暖氣變寒谷,炎煙生死灰。
君登鳳池去,忽棄賈生才。
桀犬尚吠堯,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歎,常為大國憂。
旌旆夾兩山,黃河當中流。
連雞不得進,飲馬空夷猶。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頭。
天上有一座白玉京,其中有十二座楼和五座城。
仙人用手抚摸我的头顶,从幼时便赐给我长生不老之术。
但我却误入了世间的欢乐,对治乱兴衰的道理有了深深的体会。
历经九十六位圣君,他们的名声都如浮云般挂在空中。
天地之间就像是一场赌博,而我始终无法忘记战争。
我曾试着涉足霸王之略,期望能获得高官厚禄的荣耀。
但命运却对我开了一个大玩笑,让我最终只能放弃,远走海上。
我学剑却自嘲无法成为万人敌,写文章也未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剑术虽不能让我无敌于天下,但我的文章却赢得了四海的名声。
然而这些不过是儿戏罢了,我最终离开了西京,心中充满了感慨。
当我即将离去时,慷慨激昂,泪水沾湿了帽带。
我感叹你的倜傥才华,你的标举之姿冠绝群英。
我们设宴为你送行,以慰藉你远行的征程。
你骑的鞍马如同浮云般轻盈,我们在骠骑亭为你送行。
歌钟之声无法表达我们的情意,太阳落下了昆明池。
十月时分我到了幽州,兵器如繁星般密布。
君王放弃了北海,却借来了长鲸的力量。
他呼吸之间就能让百川涌动,燕然山都可以被摧毁。
但我心中明白却不能说出口,只能向往着蓬莱仙境。
我弯弓射箭却害怕射中天狼星,挟持着箭矢不敢发射。
我在黄金台上流泪痛哭,呼唤苍天为昭王鸣冤。
没有人看重千里马的骨头,骏马也只能空自奔腾。
如果乐毅能够再生,恐怕也会选择逃亡。
我蹉跎岁月,不得志而归乡。
在那里我遇到了你,听你弹奏弦歌,肃穆地坐在华堂之上。
我仿佛置身于太古时代,陶然自得如同卧在羲皇之世。
我们在昌乐馆征召乐师,设宴列酒。
贤豪之士与美貌的女子相对而坐,蜡烛整齐地排列成行。
我们在绮丽的宴席上醉舞,清歌绕着飞梁飘荡。
然而欢娱的时光并未持续太久,我的任期已满,需要回到咸阳。
在为你送行的路上,万人聚集,供帐遥遥相望。
这一别我们将相隔千里,世态炎凉也将有所改变。
炎凉几度变迁,九州大地战乱纷纷。
汉军与胡兵交战,沙尘遮蔽了云海。
草木之间充满了杀气,星辰也失去了光彩。
白骨堆积成山,苍生究竟有何罪孽?
函谷关是帝王的居所,国家的命运却悬于哥舒之手。
三十万长戟守卫着国门,却开门迎接了凶恶的敌人。
公卿们如同犬羊般无助,忠诚正直之士被杀害。
二圣出游未归,两京已成废墟。
帝子被允许专征,他手持旄节控制强楚。
但他的节制之力却不如桓文,军师们却拥有熊虎之勇。
人心失去了归附,贼势如同风雨般猖獗。
只有你坚守在房陵,你的忠诚节义冠绝古今。
我卧在香炉顶上,餐霞漱瑶泉。
门开处九江流转,枕下五湖相连。
半夜时分水军来袭,浔阳城上旌旗密布。
空名只会误了自己,我被迫胁上了楼船。
朝廷只赐给我五百金,我却视之如浮烟。
我辞官不受赏,反而被贬谪到夜郎之地。
夜郎之路万里之遥,西行使人衰老。
即便扫荡了天下,我仍然如同负霜之草。
日月并无偏照之理,我又如何向苍天诉说?
良牧被称为神明,他深仁厚爱体恤交情。
我曾有幸成为青云之客,三次登上黄鹤楼。
但面对祢衡这样的处士,我却只能羞愧地面对鹦鹉洲。
樊山的霸气已经尽失,天地间一片寥落之秋。
江水带着峨眉山的雪水,川流横贯三峡。
万艘船只从此经过,连帆驶过扬州。
我送走了这万里的目光,心中的愁绪得以消散。
纱窗倚天而开,水边的树木绿如发丝。
我畏惧太阳落山,却喜欢催促美酒以赏月。
吴地的美女与越地的佳人,身姿窈窕,妆容娇艳。
她们被呼唤着走上云梯,含笑走出帘栊。
对客人轻轻垂手行礼,身着罗衣在春风中起舞。
宾客们跪请休息,主人的情意却未尽。
我欣赏你的荆山之作,江淹和鲍照都会为之动容。
你的文章如同清水出芙蓉般清新脱俗,天然去雕饰。
你的逸兴横贯素襟,无时无刻不在招寻着美好的事物。
豪门贵族家门前拥立着虎士,列戟森森。
园林中的竹石被精心剪凿,清流萦绕涨满了深潭。
我们登台坐在水阁之上,你的谈吐充满了英气。
你的言辞贵重如白璧,你的承诺轻于黄金。
你说我不愧于你,青鸟传递着你的丹心。
五色云间的喜鹊飞鸣而来,似乎带来了天上的消息。
传闻赦书已经到来,我却将被放回夜郎之地。
寒谷因暖气而变暖,死灰因炎烟而复燃。
你即将登上凤池高位,却突然舍弃了贾谊之才。
桀犬尚且会吠尧帝,匈奴人也会嘲笑我们千秋的失误。
我常常在半夜时分唉声叹气,为大国的命运担忧。
旌旗夹在两山之间,黄河从中间流过。
我们如同连鸡般无法前进,只能空自饮马徘徊。
如何才能得到后羿那样的善射之人,一箭射落敌人的旄头呢?
这首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政治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中既有对仙人世界的向往和描绘,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既有对个人遭遇的无奈和愤懑,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天上白玉京的奇幻景象,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然而,现实中的他却误入了世间的欢乐,对治乱兴衰的道理有了深深的体会。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其次,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描绘,表达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批判和反思。他感叹公卿如犬羊般无助,忠诚正直之士被杀害,二圣出游未归,两京已成废墟。这些描绘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也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的渴望。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离别和重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他感叹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但即使经历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他们之间的友情仍然如同清水出芙蓉般清新脱俗。这种对友情的赞美和珍视,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美好和真挚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它不仅是一首描绘人生百态、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也是一部反映历史变迁、思考社会问题的史诗。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210篇)〕
唐代:
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九十六聖君,浮雲挂空名。
天地賭一擲,未能忘戰争。
試涉霸王略,将期軒冕榮。
時命乃大謬,棄之海上行。
學劍翻自哂,為文竟何成。
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
兒戲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臨當欲去時,慷慨淚沾纓。
歎君倜傥才,标舉冠群英。
開筵引祖帳,慰此遠徂征。
鞍馬若浮雲,送餘骠騎亭。
歌鐘不盡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羅星。
君王棄北海,掃地借長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傾。
心知不得語,卻欲栖蓬瀛。
彎弧懼天狼,挾矢不敢張。
攬涕黃金台,呼天哭昭王。
無人貴駿骨,騄耳空騰骧。
樂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驅馬還貴鄉。
逢君聽弦歌,肅穆坐華堂。
百裡獨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樂昌樂館,開筵列壺觞。
賢豪間青娥,對燭俨成行。
醉舞紛绮席,清歌繞飛梁。
歡娛未終朝,秩滿歸鹹陽。
祖道擁萬人,供帳遙相望。
一别隔千裡,榮枯異炎涼。
炎涼幾度改,九土中橫潰。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
草木搖殺氣,星辰無光彩。
白骨成丘山,蒼生竟何罪。
函關壯帝居,國命懸哥舒。
長戟三十萬,開門納兇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與菹。
二聖出遊豫,兩京遂丘墟。
帝子許專征,秉旄控強楚。
節制非桓文,軍師擁熊虎。
人心失去就,賊勢騰風雨。
惟君固房陵,誠節冠終古。
仆卧香爐頂,餐霞漱瑤泉。
門開九江轉,枕下五湖連。
半夜水軍來,浔陽滿旌旃。
空名适自誤,迫脅上樓船。
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
辭官不受賞,翻谪夜郎天。
夜郎萬裡道,西上令人老。
掃蕩六合清,仍為負霜草。
日月無偏照,何由訴蒼昊。
良牧稱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
顧慚祢處士,虛對鹦鹉洲。
樊山霸氣盡,寥落天地秋。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萬舸此中來,連帆過揚州。
送此萬裡目,曠然散我愁。
紗窗倚天開,水樹綠如發。
窺日畏銜山,促酒喜得月。
吳娃與越豔,窈窕誇鉛紅。
呼來上雲梯,含笑出簾栊。
對客小垂手,羅衣舞春風。
賓跪請休息,主人情未極。
覽君荊山作,江鮑堪動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逸興橫素襟,無時不招尋。
朱門擁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鑿竹石開,萦流漲清深。
登台坐水閣,吐論多英音。
片辭貴白璧,一諾輕黃金。
謂我不愧君,青鳥明丹心。
五色雲間鵲,飛鳴天上來。
傳聞赦書至,卻放夜郎回。
暖氣變寒谷,炎煙生死灰。
君登鳳池去,忽棄賈生才。
桀犬尚吠堯,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歎,常為大國憂。
旌旆夾兩山,黃河當中流。
連雞不得進,飲馬空夷猶。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頭。
唐代:
李白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憶妾深閨裡,煙塵不曾識。
嫁與長幹人,沙頭候風色。
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
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别多。
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
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
好乘浮雲骢,佳期蘭渚東。
鴛鴦綠蒲上,翡翠錦屏中。
自憐十五餘,顔色桃花紅。
那作商人婦,愁水複愁風。
宋代:
范成大
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薇。新声谁唤出罗帏。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
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羽扇綸巾風袅袅,東廂月到薔薇。新聲誰喚出羅帏。龍須将笛繞,雁字入筝飛。
陶寫中年須個裡,留連月扇雲衣。周郎去後賞音稀。為君持酒聽,那肯帶春歸。
宋代:
石孝友
楼外春风桃李阴。记一笑千金。翠眉山敛眼波侵。情滴滴、怨深深。
当初见了,而今别后,算此恨难禁。与其向后两关心。又何似、□而今。
樓外春風桃李陰。記一笑千金。翠眉山斂眼波侵。情滴滴、怨深深。
當初見了,而今别後,算此恨難禁。與其向後兩關心。又何似、□而今。
宋代:
释惟一
一月复一月,此月又过五。两轮日月何奔忙,百年弹指如虚度。物不迁,迁知否。不是佛,亦非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一月複一月,此月又過五。兩輪日月何奔忙,百年彈指如虛度。物不遷,遷知否。不是佛,亦非祖。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两汉:
古诗十九首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绮。
相去萬餘裡,故人心尚爾。
文采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
以膠投漆中,誰能别離此?
唐代:
贯休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
今朝一朵堕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
宋代:
石孝友
有件伡遮,算好事、大家都知。被新家矍索后,没别底,似别底也难为。
识尽千千并万万,那得恁、海底猴儿。这百十钱,一个泼性命,不分付、待分付与谁。
有件伡遮,算好事、大家都知。被新家矍索後,沒别底,似别底也難為。
識盡千千并萬萬,那得恁、海底猴兒。這百十錢,一個潑性命,不分付、待分付與誰。
宋代:
石孝友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見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應難見也難,後會難憑據。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應難去也難,此際難分付。
宋代:
朱熹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来自朱熹)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来自曾国藩)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 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隻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來自朱熹)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
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來自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