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渔的诗 > 笠翁对韵·十二文

笠翁对韵·十二文

[清代]:李渔

忧对喜,戚对欣。五典对三坟。佛经对仙语,夏耨对春耘。烹早韭,剪春芹。暮雨对朝云。竹间斜白接,花下醉红裙。掌握灵符五岳篆,腰悬宝剑七星纹。金锁未开,上相趋听宫漏永;珠帘半卷,群僚仰对御炉薰。

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群分。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燕许笔,韩柳文。旧话对新闻。赫赫周南仲,翩翩晋右军。六国说成苏子贵,两京收复郭公勋。汉阙陈书,侃侃忠言推贾谊;唐廷对策,岩岩直谏有刘蕡。

言对笑,绩对勋。鹿豕对羊羵。星冠对月扇,把袂对书裙。汤事葛,说兴殷。萝月对松云。西池青鸟使,北塞黑鸦军。文武成康为一代,魏吴蜀汉定三分。桂苑秋宵,明月三杯邀麯客;松亭夏日,薰风一曲奏桐君。

“笠翁对韵·十二文”译文及注释

这是一段精彩的对仗文,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下面是对这段文字的详细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组对仗:“忧对喜,戚对欣。五典对三坟。”这里以情感状态开篇,忧与喜、戚与欣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人生情感的波动。而“五典对三坟”则引出了古代典籍,五典指的是古代的五种重要典籍(具体说法不一,但多指儒家经典),三坟则通常认为是更古老的典籍,这里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接下来,“佛经对仙语,夏耨对春耘。”佛经与仙语代表了宗教的神秘与超脱,夏耨与春耘则是农事的辛勤与希望,这两组对仗展现了人们精神与物质生活的不同面向。

“烹早韭,剪春芹。暮雨对朝云。”这里以食物和自然现象为对,早韭与春芹是时令蔬菜,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美好;暮雨与朝云则是自然景观,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变幻。

“竹间斜白接,花下醉红裙。”这两句描绘了竹林间的清幽与花丛中的浪漫,白接可能是指白色的衣裳,在竹间若隐若现;红裙则代表了女性的柔美与娇艳,在花下醉态可掬。

“掌握灵符五岳篆,腰悬宝剑七星纹。”这里以法器与武器为对,灵符与五岳篆象征着神秘的力量与信仰;宝剑与七星纹则代表了武勇与尊贵。

接下来的几组对仗中,“金锁未开,上相趋听宫漏永;珠帘半卷,群僚仰对御炉薰。”描绘了宫廷中的庄严与肃穆,上相与群僚的举止反映了古代政治生活的严谨与礼仪。

第二组对仗以文学为主题,“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群分。”这里以文学体裁和人的性格为对,体现了文学与人生的多样性。

“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鸾箫与凤笛是乐器之美,带草与香芸则是植物之香,这两组对仗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燕许笔,韩柳文。旧话对新闻。”这里以古代文学家的笔墨和文章为对,展现了古代文学的辉煌与传承。

“赫赫周南仲,翩翩晋右军。”周南仲和晋右军(王羲之)都是历史上的名人,这里以他们的名声和风采为对,体现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

最后几组对仗中,“桂苑秋宵,明月三杯邀麯客;松亭夏日,薰风一曲奏桐君。”以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为对,描绘了不同季节中的雅趣与闲适。

“笠翁对韵·十二文”鉴赏

整体来看,这段对仗文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与智慧。通过对自然、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描绘,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学的对仗之美和韵律之韵,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李渔简介

清代·李渔的简介

李渔原名:仙侣

字:谪凡(后改字笠鸿)

号:天徒、笠翁(别号包括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

出生地:金华兰溪(今属浙江),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

出生时间: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初七

逝世时间:康熙十九年(1680年)

...〔► 李渔的诗(1篇)

猜你喜欢

点绛唇·著意栽银

宋代石孝友

著意栽银,砌成叶叶莲花舫。醉霞摇荡。恰似凌波样。自笑平生,鲸吸洪波量。孤心赏。不如深幌。一搦酬千想。

赠元发弟放言

宋代黄庭坚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故曰时乎,时不再来。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游天台上方

唐代姚合

晓上上方高处立,路人羡我此时身。

白云向我头上过,我更羡他云路人。

暑热思风

宋代王令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

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

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鸿毛绝远劳。

江海可怜无际岸,等闲假借作波涛。

端嘉杂诗二十首其一

宋代刘克庄

闻说关河唾掌收,拟为跛子看花游。

可怜逸少兴公辈,说着中原得许愁。

寄弟

明代徐熥

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

青楼曲

明代徐熥

美人家住五陵东,沟水门前曲曲通。帘影半邀金市月,箫声閒度玉楼风。

旧翻小扇桃花碧,新制单衫杏子红。十二栏干千树柳,不知何处系青骢。

张太傅生日诗

宋代晏殊

三陟槐庭二将坛,册书文武载动贤。

辞荣尚峻经邦秩,养素方临钓渭年。

清会别开金谷墅,新吟多杂蕊珠篇。

惊姜今日增华耀,海内簪绅共祝延。

天姥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代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马嵬坡

唐代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