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刘克庄的诗 >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宋代]: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译文及注释

向北眺望神州大地,试着评议一下,这收复中原的大事,该如何安排部署?记得当年太行山百万义军,曾接受宗泽老将军的调遣指挥。如今朝廷却把抗金大事,当作骑虎难下的危险差事。您这次去京东,那里的豪杰一定感到欣喜,料想他们会放下武器,拜您为父来归依。在谈笑之间,就可平定齐鲁大地。

如今黄河两岸一片萧瑟,只有狐兔出没。试问当年祖逖去世后,还有谁来继续北伐?多少在新亭挥泪哀叹的文人,谁真正梦见过中原那块被敌人侵占的土地?收复中原的大业,必须靠人来完成。可笑书生们胆小如鼠,只能被关在车中,像新妇一样被紧闭。只能空自远望,目送塞外的鸿雁南飞。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鉴赏

上片开头即直抒胸臆,以北望神州起兴,表达了对中原失地的深切关注。接着通过回忆宗泽老将军的英勇事迹,与当今朝廷的软弱无能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词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不满。然后笔锋一转,写到友人此去京东,定能受到豪杰的欢迎和归依,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期望和信任。最后以谈笑间平定齐鲁的豪迈气概作结,展现了词人的壮志和豪情。

下片则进一步描绘了中原失地的凄凉景象,通过狐兔出没、新亭挥泪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沉痛之情。同时,词人也对那些只会哀叹而不付诸行动的书生表示了嘲讽和不满。最后以空自远望、目送塞鸿的无奈之举作结,既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力感,也寄托了他对收复中原的深深期望。

表达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议论,表达了词人对中原失地的关切和对时局的忧虑。他既对历史上的英雄事迹表示敬仰和怀念,也对当今朝廷的软弱无能表示不满和愤慨。同时,他也对那些只会哀叹而不付诸行动的书生表示了嘲讽和批评。在词中,词人既展现了自己的壮志和豪情,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力感。但无论如何,他始终坚信收复中原的大业必须靠人来完成,这也体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

刘克庄简介

宋代·刘克庄的简介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 刘克庄的诗(16篇)

猜你喜欢

端午感兴

宋代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玉楼春·戏林推

宋代刘克庄

戏林推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p>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代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山亭柳·赠歌者

宋代晏殊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宋代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送薛存义序

唐代柳宗元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宋代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南乡子·乘彩舫

唐代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水龙吟·春恨

宋代陈亮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对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