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清照的诗 >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宋代]: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译文及注释

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题为《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在春日里独处的孤独与愁绪。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

译文

和煦的春风,飘飘洒洒的细雨,融化了冰雪,天气初晴。柳树吐出了嫩绿的芽眼,梅花也绽开了娇艳的花腮,我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然而,在这美好的春日里,我却不能与谁共享酒意与诗情呢?泪水打湿了脸上的残粉,花钿也显得沉重起来。

我试着穿上新做的夹衫,上面用金线缝制着精美的图案。我斜靠在绣有山水的枕头上,却把头上的钗子弄歪了,枕头也因此而破损。我独自抱着深深的愁绪,无法入眠,更无法做好梦。夜已经深了,我还在独自剪弄着灯花,试图消磨这漫长的夜晚。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鉴赏

上片描绘春日景象与内心孤独:

“暖雨晴风初破冻”以自然景象开篇,点出春天的到来。

“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通过柳树和梅花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酒意诗情谁与共?”一句转折,由景入情,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人共赏的遗憾。

“泪融残粉花钿重”以细节描写,展现了词人因孤独而流泪,泪水打湿了妆容,使花钿变得沉重。

下片描写独处的细节与愁绪:

“乍试夹衫金缕缝”通过新衣的试穿,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喜悦,但紧接着的“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又透露出她内心的烦乱与不安。

“独抱浓愁无好梦”一句直接点出词人的愁绪与失眠,她独自承受着深深的忧愁,无法入眠,更无法做好梦。

“夜阑犹剪灯花弄”以动作描写结尾,词人通过剪弄灯花来消磨时光,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艺术特色:

运用了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手法,使词中的景物与情感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如“柳眼”“梅腮”“金缕缝”“山枕”等,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春日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新衣的喜悦与内心的烦乱等,突出了词人的情感变化与心境的变迁。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在春日里独处的孤独与愁绪。词中情感真挚动人,艺术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李清照简介

宋代·李清照的简介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李清照的诗(37篇)

猜你喜欢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宋代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代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宋代姜夔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代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宋代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迈陂塘

金朝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行香子·述怀

宋代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元代薛昂夫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瑞龙吟·大石春景

宋代周邦彦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