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月·芳菲歇
[宋代]:向子諲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芳菲歇,故園目斷傷心切。傷心切,無邊煙水,無窮山色。
可堪更近乾龍節,眼中淚盡空啼血。空啼血,子規聲外,曉風殘月。
花草的芳香已经消散,远望故园,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令人伤心的景象。这伤心之情,如同无边的烟水、无穷的山色一样,无边无际,难以言尽。
更难以忍受的是,乾龙节(这里可能指某个重要的节日或特定的纪念日,也可能只是泛指一个令词人感到悲伤的时刻)即将到来,而词人却身处异乡,无法回到故园。此时,他的眼中已经流尽了泪水,只剩下无尽的悲鸣,仿佛杜鹃鸟(子规)在声声啼血。在这子规的悲鸣和晓风残月的映衬下,词人的悲痛之情更加浓烈。
这首词以“芳菲歇”开篇,用花草的凋零来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为全词奠定了伤感的基调。接着,词人通过“故园目断伤心切”等句,直接抒发了对故园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回归的悲痛之情。
下片中,“可堪更近乾龙节”一句,进一步加深了词人的悲痛。乾龙节的到来,本应是一个欢乐的时刻,但词人却身处异乡,无法与亲人团聚,这种对比使得他的悲痛之情更加浓烈。而“眼中泪尽空啼血”等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将词人的悲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情感解读:
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主要是词人对故园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回归的悲痛之情。词人通过描绘花草的凋零、无边的烟水和无穷的山色等景物,以及子规的悲鸣和晓风残月的映衬,将自己的悲痛之情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意境。同时,词人还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乾龙节的欢乐与自己身处异乡的悲痛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悲痛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是一首充满伤感和哀愁的作品,它表达了词人对故园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回归的悲痛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宋代·向子諲的简介

向子諲(1085年~1152年),字伯恭,号芗林居士,是宋代的著名词人。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和生平概述:
一、家庭背景
向子諲出生于宋代名门世家河内向氏家族,其高祖向敏中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考中进士,凭借卓越才识在太宗、真宗两朝为官,为一代名臣。
向氏家族以恩荫入官者众多,向敏中的曾孙女更是神宗朝钦圣宪肃皇后,哲宗朝皇太后,因此向氏家族在宋代备受宠信。
向子諲是宰相向敏中的五世孙,同时也是神宗向皇后的再从侄,与宋徽宗为表兄弟,因此他得以以恩补入仕。 ...〔
► 向子諲的诗(3篇)〕
宋代: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隻有相随無别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宋代:
卢祖皋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间,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畫樓簾幕卷新晴。掩銀屏。曉寒輕。墜粉飄香,日日喚愁生。暗數十年湖上路,能幾度,著娉婷。
年華空自感飄零。擁春酲。對誰醒。天闊雲間,無處覓箫聲。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
宋代:
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闊。長亭柳色才黃,遠客一枝先折。煙橫水際,映帶幾點歸鴻,東風銷盡龍沙雪。猶記出關來,恰如今時節。
将發。畫樓芳酒,紅淚清歌,頓成輕别。回首經年,杳杳音塵都絕。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結。枉望斷天涯,兩厭厭風月。
宋代: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着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鑒)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滄浪 一作:滄冥;嶺表 一作:嶺海)
宋代: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秋千影。
宋代: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迹誰知。除非問取黃鹂。百啭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宋代: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木葉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斂芳顔。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
醉袖撫危欄。天淡雲閑。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宋代: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餘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阕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宋代:
宋自逊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壺山居士,未老心先懶。愛學道人家,辦竹幾、蒲團茗碗。青山可買,小結屋三間,開一徑,俯清溪,修竹栽教滿。
客來便請,随分家常飯。若肯小留連,更薄酒,三杯兩盞,吟詩度曲,風月任招呼。身外事,不關心,自有天公管。
宋代: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萦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