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祖咏的诗 > 终南望余雪

终南望余雪

[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望余雪”译文及注释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仿佛漂浮在云端。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的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寒意。

“终南望余雪”鉴赏

这是一首咏雪诗,通过描绘终南山的雪景,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终南阴岭秀”,直接点出终南山的秀丽景色,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阴岭,指的是终南山的北坡,这里雪后初晴,景色更加迷人。

次句“积雪浮云端”,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终南山积雪的深厚与广阔,仿佛与云端相接,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第三句“林表明霁色”,通过描绘雪后初晴时,林梢之间闪烁的夕阳余晖,进一步渲染了终南山的宁静与美丽。霁色,指的是雨雪停止后天空放晴的颜色,这里用来形容林梢,既表现了雪后的清新,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末句“城中增暮寒”,则将视线从终南山拉回到长安城,通过描绘城中的寒意,与前面的雪景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终南山的壮丽与宁静。同时,这句诗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因为雪后的寒意往往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和艰难。

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终南山雪景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通过描绘终南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然而,城中的寒意又让诗人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与艰难,这种矛盾与冲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意蕴和复杂的情感。

总的来说,《终南望余雪》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咏雪诗,它不仅展现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祖咏简介

唐代·祖咏的简介

祖咏祖咏是唐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后人的尊敬和喜爱。尽管他的仕途不顺,但他却以诗歌为伴,将自己的才华和情感倾注于笔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 祖咏的诗(3篇)

猜你喜欢

西塞山怀古

唐代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独不见

唐代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听筝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立冬

唐代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寄韩谏议注

唐代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代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近试上张水部

唐代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凉思

唐代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春闺 一作:深闺)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唐代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