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南康道中的名句 > 弱冠负文翰

弱冠负文翰

出自唐代南康道中的《南康道中

弱冠负文翰,此中听鹿鸣。

使君延上榻,时辈仰前程。

丹桂竟多故,白云空有情。

唯馀路旁泪,沾洒向尘缨。

“弱冠负文翰”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深情与感慨的抒情之作,通过回忆往昔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悲伤。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

年轻时便以文采斐然著称,在那充满希望的时光里,我听到了象征成功与赞誉的“鹿鸣”之声。那时,长官对我青睐有加,亲自邀请我至高位就坐,同辈之人也纷纷仰望我的前程,认为我必将飞黄腾达。

然而世事多变,如同那传说中的丹桂树多遭劫难一般,我的命运也未能幸免。曾经寄托我无限情思的白云,如今却只能空留一份情感,无法再给予我实质性的帮助或慰藉。

唯余下的是路旁那无尽的泪水,它们不断地洒落,沾湿了我的衣带,也仿佛是对尘世纷扰的一种控诉与哀鸣。

“弱冠负文翰”鉴赏

首联追忆往昔:“弱冠负文翰,此中听鹿鸣。”开篇即点出诗人年轻时才华横溢,并以“鹿鸣”象征其声名远播、受到赏识的美好时光。这不仅是对个人过去的自豪回忆,也暗含了对那段无忧无虑、充满希望的青春岁月的怀念。

颔联描绘荣耀:“使君延上榻,时辈仰前程。”此联通过具体场景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与声望。长官的礼遇、同辈的敬仰,都说明了诗人曾拥有过一段辉煌的岁月。

颈联转折现实:“丹桂竟多故,白云空有情。”这里以“丹桂多故”比喻人生路上的诸多变故与挫折,而“白云空有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愿景的怀念与无法实现的遗憾。这两句诗情感深沉,透露出诗人对现实无情的无奈与对过往深情的眷恋。

尾联抒发悲情:“唯馀路旁泪,沾洒向尘缨。”结尾以泪水洒落尘土的形象,将诗人的悲伤与绝望推向了高潮。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深刻体悟。泪水沾湿了衣带,也仿佛是对尘世纷扰的一种控诉与告别。

整首诗通过今昔对比的手法,将诗人从辉煌到落寞的人生经历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蕴含的深情与哲理也让人深思不已。

南康道中简介

唐代·南康道中的简介

南康道中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南康道中的诗(9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