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原文及翻译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文言文
  • 2024-06-14 13:54:15

一鸣惊人原文:

一鸣惊人原文及翻译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一鸣惊人译文:

    在齐威王的时代,他喜欢隐晦的事物,喜欢淫乐和长夜的饮酒作乐,沉迷于其中而不治理国家,将政务全权交给卿大夫处理。因此,百官荒废政务,诸侯纷纷侵略,国家处于危亡的边缘,随时都可能灭亡。然而,齐威王身边的人都不敢劝谏他。

    淳于髡用隐晦的方式对齐威王说:“国家里有只大鸟,停留在您的庭院里,三年了既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会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会让人震惊。”于是,齐威王召见七十二个县的县令长,奖赏一人,诛杀一人,然后整顿军队,准备出征。诸侯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震惊了,纷纷归还了侵占的齐国的土地。齐威王的威望得以保持,并且持续了三十六年。

一鸣惊人赏析:

本文虽是史实的记载,但文字叙述甚富戏剧性,人物形象鲜明,读来饶有趣味。

战国时的齐威王,仗着齐国国力强盛,一天到晚饮酒作乐,对国事不闻不问,全都推给大臣去办。可以想像得到,几年下来,朝政荒乱,齐国也就愈来愈衰弱了。其他国家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不断出兵攻打齐国,夺去了不少城池和土地,齐国已危在旦夕。可是,大家都很怕齐威王,谁也不敢劝他。有个叫做淳于髡的人,足智多谋、能说善道,为人非常风趣。他知道齐威王喜欢听一些拐弯抹角、近似谜语之类的话,就编了一件事情,装作很认真的样子,跑去对齐威王说:

「我国有一隻大鸟,栖息在大王的宫廷里,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牠不飞也不叫,不知道是甚麽缘故呢?」

聪明的齐威王立刻醒悟,明白淳于髡所说的大鸟就是指他,说他为甚麽整天待在皇宫,不理朝政。于是便笑着说:

「这个我知道。那大鸟不是不飞,而是不高兴飞。如果牠展翅飞翔,一下子就可以冲破青天,直上云霄。那大鸟也不是不鸣,如果要鸣,一定一鸣惊人。」

从此,齐威王果然力图振作,整顿朝政,然后出兵还击侵犯齐国的敌人。各国对于齐国来势汹汹,都大为震惊,纷纷将侵佔的土地还给齐国。此后,齐威王平安地治理国家长达三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