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眼眉争辩 王谠
- 《文言文》
- 2024-06-14 11:00:50
原文: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译文:
口和鼻子在争论谁更重要。口说:“我能够谈论古今的是非,你怎么能在我之上呢?”鼻子回答说:“饮食没有我就不能分辨。”眼睛对鼻子说:“我既能近观毫端之细,又能远察天际之广,只有我应当排在最前面。”眼睛又对眉毛说:“你有什么功劳在我之上?”眉毛说:“我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但也像世上的宾客一样,对主人有何增益?但是没有宾客,礼仪就不完整。如果没有眉毛,那将成何面目?”
导赏
本文是一个有趣的小寓言,记述面上几个器官的争执。原先是口与鼻争功。口认为自己谈论古今,判断是非,非常有用,鼻断不应在它的上面。但鼻认为自己能辨别饮食的气味,功劳很大。眼也不甘示弱,加入辩论,说自己近能见最细微的东西,远能望无尽的天际,它才是最有用;又心中不愤地责问为何一无用处的的眉毛竟然会在它上面。眉毛则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它虽然没有甚麽实际的用途,但就像世俗应酬中的宾客,他对于主人,虽然没有用处,但如果没有宾客,则各种礼俗仪节就没法举行了。如果没有眉毛,一个人的面目会变成甚麽样子呢?
整节文字是四个器官的对话,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口、鼻、眼、眉人格化,演出了一场生动的小闹剧。口、鼻、眼的自夸蛮横可笑,极似世上争强好胜者的嘴脸。眉的回敬从容不迫而又绵里藏针,自认只是衬托,但没了它亦不成样子,很自然地道出了寓意。「若无眉,成何面目」一句足以让口鼻眼等辈瞠目结舌,恍然猛醒。
这个寓言旨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所起的作用不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让世界更美好。全文不足百字,但说理井然,构思巧妙,语言精警,读之令人莞尔。
作者/出处
王谠
王谠(生卒年不详),字正甫,长安(今陕西省市西安)人,约为崇甯、大观(宋徽宗年号)间人,曾入苏轼门下。他仿《世说新语》体例,著《唐语林》十卷,全书选录唐代至宋代初五十种笔记、杂史,分门记述,共五十二门。内容多为唐代历史、政治、文学等遗闻轶事,可与新旧《唐书》互相参証。书中所引用史书,后多散佚,故《唐语林》也有保存史料之功。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6-14 11:00:5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wenyanwen/7802.html
相关文章
- 1. 和桃源诗序翻译及原文
- 2. 童趣文言文
- 3. 读书要三到翻译和原文
- 4. 醉翁操苏轼原文及翻译
- 5.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译文赏析
- 6.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 7.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
- 8. 宋玉对楚王问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