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辛弃疾的诗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及注释

对着这闻名干百年的江山,再也找不到像孙权般英雄人物。从前的歌舞游乐,和那名士豪杰的风流文采,已全在风吹雨打中随岁月逝去。夕阳斜照下冷漠的草树地带,现在是寻常百姓的居处,有人说宋武帝刘裕就曾住过这地方。不觉想起他当年势如猛虎般跃马横戈,气概勇往有志横扫天下的事迹。

宋文帝君臣实在马虎,没有周详的准备,便草草率率想学霍去病的远征胡虏,结果落得仓皇败逃。我南归到现在已经四十三年。脑海中还记得扬州当年兵慌马乱的景象,又怎堪回首祭祀胡人君主的佛貍祠下,竟是社鼓喧哗神鸦一片(腼颜事敌昏迷不悟的人何其多)!有谁问:廉颇的年纪大了,饭量还好吗(你辛稼轩年纪大了,还能为国效劳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鉴赏

辛弃疾文武双全,二十三岁时带义军投奔南宋,此后一直致力光复中原的事业。可惜南宋偏安后一蹶不振,辛弃疾多次提出北伐的主张都不被采纳,只能投闲置散,最后郁郁而终。辛弃疾的词作数量颇多,常在作品中寄托力图恢复国土的爱国热情。

宋宁宗时,宰相韩侂胄意图借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已投闲置散多时的辛弃疾,任为镇江知府。辛弃疾以六十多岁高龄,仍不减豪情,积极投入备战,可惜韩侂胄过于急进,不听辛弃疾的计划,又把他调职。这首词是辛弃疾在镇江任职时所作。

京口是三国时代吴主孙权所设置,在宋时称镇江府,也是当时与敌国相接的前线地区。这首词上阕怀人。辛弃疾在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想起了古代两位在此发迹的英雄:三国时的孙权和南北朝的刘裕。孙权年纪轻轻就已在江东创建一番功业,辛弃疾一向对他十分仰慕,曾在另一首作品《南乡子》中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说法。刘裕在京口起兵大破桓玄,后领兵北伐,更创建宋国。辛弃疾身处京口,登北固亭眺望,江山依旧,但人事全非。想起两位古代英雄,当年金戈铁马,何等威武,今日英雄难觅,往日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只剩唏嘘。

词的下阕论事,借古人事迹,讽谕韩侂胄北伐的失当,以及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元嘉年间刘裕儿子刘义隆仓卒伐北魏,大败而引致北魏兵长驱直下,举国惶恐。这里暗指韩侂胄好大喜功,也有失败的危机。后面回顾自己四十三年前投奔南宋,在战火里从扬州渡江而来,一心要为国效力。再看到今天北方胡虏也是一派衰落,正是北伐的好时机。自己有心报国,但结果是否会像战国时的廉颇一样,被谗而终不能用?

这首词用了很多典故,但用得其所,贴切自然,既缅怀古人古事,又针对今人今事,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全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相结合,内涵深厚丰富,风格沉郁顿挫,悲壮苍凉。

辛弃疾简介

宋代·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的诗(76篇)

猜你喜欢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宋代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哭台湾

清代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唐代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宋代袁去华

郊原初过雨。见败叶零乱,风定犹舞。斜阳挂深树。映浓愁浅黛,遥山眉妩。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而今,唯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

无语。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念沈沈、小阁幽窗,有时梦去。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宋代韦庄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宋代卢炳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兰陵王·丙子送春

宋代刘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宋代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