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辛弃疾的诗 > 鹧鸪天·代人赋

鹧鸪天·代人赋

[宋代]: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鹧鸪天·代人赋”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春日乡村图景,通过对比城乡之间春天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淡泊之情。

田埂上柔软的桑树已经吐出了嫩绿的芽尖,东边的邻居家养的蚕宝宝也开始孵化出生了一些。平坦的山冈上,细嫩的青草间,小黄牛在悠闲地鸣叫。夕阳斜照下,寒林之中点缀着归巢的暮鸦。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近处的道路曲曲折折,青布酒旗在风中轻轻飘扬,那是有酒可沽的人家。而城中那些娇贵的桃李,正愁惧着风雨的侵袭,却不知真正的春天,正盛放在溪边的荠菜花中。

“鹧鸪天·代人赋”鉴赏

诗的前六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乡村春天的生机勃勃与和谐宁静。桑树嫩芽、蚕种初生、细草黄犊、斜日暮鸦,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风光画。接下来的“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则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与安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而诗的后两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对比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的命运,表达了对尘世繁华的淡泊与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城中的桃李虽然娇艳,却经不起风雨的摧残,而溪边的荠菜花虽不起眼,却能在自然中自由生长,展现出真正的春天生机。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也寄寓了诗人对自然、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表达的感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对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安详的赞美,以及对尘世纷扰的淡泊与超脱。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乡村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辛弃疾简介

宋代·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的诗(76篇)

猜你喜欢

二月二十四日作

宋代陆游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

崖州万里窜酷吏,湖南几时起卧龙?

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


舟中立秋

清代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苏武令·塞上风高

宋代李纲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扶风歌

魏晋刘琨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穷。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又呈吴郎

唐代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杂诗

明代王夫之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巴丘书事

宋代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曲江

唐代李商隐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新安吏

唐代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题所居村舍

唐代杜荀鹤

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

衣食旋营犹可过,赋输长急不堪闻。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