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唐代]: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译文及注释

岸边的小草随着微风摇曳,高耸的船桅在静夜中兀立。平野广阔,显得星点更低,大江挟着涌出的月轮奔流不息。

我的名声难道是因文章才鹊起?又老又病,想来就是罢官的依据。飘泊无定,可用甚么比拟?就像一隻沙鸥,独自託身于天地。

“旅夜书怀”鉴赏

本诗是杜甫因罢官离开成都,乘舟到重庆时(事在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七六五〕),在旅途上的夜里有感而作,所以题为「旅夜书怀」。

作者一生奔波不遇,在这次罢官以后,重又踏上漂泊的旅途。乘舟于夜间停泊靠岸时,接触到四围的景色,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便不免感慨万端,因而就写出了这一首诗。

首二句用对偶句起,写岸边景物来对照自己所乘的船;颔联写平野、大江上星月交辉的夜色;颈联及煞尾两句,抒发自己的感慨。在律诗这样严格的规律中,本诗用字如是精恰,对偶如是工整,真是从千锤百鍊中来。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用「仄仄平平仄」起句式,第二句「舟」字起韵,下着「流、休、鸥」等字,属「诗韵」中的下平声十一尤韵。

创作背景

杜甫《旅夜书怀》选自《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

《旅夜书怀》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七六五)。此年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杜甫在蜀无所依靠,便于五月携眷离开成都,乘船东下,途经渝州(今四川重庆)、忠州(今四州忠县),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此诗即是作者在岷江、长江漂泊时所写。全诗借景抒怀,先写微风、夜舟;继写星垂、月涌;最后感怀个人晚年的遭际,深觉人生虚渺。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165篇)

猜你喜欢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唐代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唐代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崇安县驿

宋代陆游

驿外清江十里秋,雁声初到荻花洲。

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五代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石鱼湖上醉歌

唐代元结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忆王孙·天涯随梦草青青

明代沈宜修

天涯随梦草青青,柳色遥遮长短亭。枝上黄鹂怨落英。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唐代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新嫁娘词三首

唐代王建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集灵台·其一

唐代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