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译文及注释
岸边的小草随着微风摇曳,高耸的船桅在静夜中兀立。平野广阔,显得星点更低,大江挟着涌出的月轮奔流不息。
我的名声难道是因文章才鹊起?又老又病,想来就是罢官的依据。飘泊无定,可用甚么比拟?就像一隻沙鸥,独自託身于天地。
“旅夜书怀”鉴赏
本诗是杜甫因罢官离开成都,乘舟到重庆时(事在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七六五〕),在旅途上的夜里有感而作,所以题为「旅夜书怀」。
作者一生奔波不遇,在这次罢官以后,重又踏上漂泊的旅途。乘舟于夜间停泊靠岸时,接触到四围的景色,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便不免感慨万端,因而就写出了这一首诗。
首二句用对偶句起,写岸边景物来对照自己所乘的船;颔联写平野、大江上星月交辉的夜色;颈联及煞尾两句,抒发自己的感慨。在律诗这样严格的规律中,本诗用字如是精恰,对偶如是工整,真是从千锤百鍊中来。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用「仄仄平平仄」起句式,第二句「舟」字起韵,下着「流、休、鸥」等字,属「诗韵」中的下平声十一尤韵。
创作背景
杜甫《旅夜书怀》选自《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
《旅夜书怀》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七六五)。此年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杜甫在蜀无所依靠,便于五月携眷离开成都,乘船东下,途经渝州(今四川重庆)、忠州(今四州忠县),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此诗即是作者在岷江、长江漂泊时所写。全诗借景抒怀,先写微风、夜舟;继写星垂、月涌;最后感怀个人晚年的遭际,深觉人生虚渺。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165篇)〕猜你喜欢
石鱼湖上醉歌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