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译文及注释
慈母亲手一针一线的缝制,做成游子身上穿的衣服。在临走前,还在一针针密密缝著,心里忧虑著孩子会过很久才归来。谁敢说子女像小草一般微弱的孝心,报答得了慈母如春阳普照的恩情?
“游子吟”鉴赏
这是一首歌颂伟大母爱的诗。诗人以当时一个典型的生活细节——慈母为儿子赶制衣服,将母爱这样抽象的感情具体地表现出来。首两句点明了「慈母」与「游子」之间的关系。母亲手中的线,变成了儿子身上的衣服,「线」和「衣」把母子二人的心紧紧地连系一起。末两句写儿女对母亲的感情,全用比喻。孝子每天细如原野上小草,每天接受春阳的照射,它对阳光的感谢实在微不足道。所以「寸草」不能报答「春晖」的照顾,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恩情。诗人用反问的语气和句式提出这种心意,再正面地作出回答,给人深刻的启示。全诗语言通俗,风格淳朴,但艺术表现方法并不粗陋,一、二句对偶,三、四句用叠字,五、六句设问、比喻兼用,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这首诗,即《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深刻地表达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以及子女对母亲恩情的感激与难以报答之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句通过描绘母亲为远行的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直接展现了母爱的细腻与深情。母亲手中的线,不仅仅是缝制衣物的工具,更是母爱的象征,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与不舍。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母亲在子女即将远行时的担忧与不舍。她密密地缝着衣裳,生怕子女在外久了,衣裳破损,更担心子女在外迟迟不归,这份深情与忧虑,让人动容。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最后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将子女的孝心比作寸草之心,而将母爱的深广比作春天的阳光(三春晖),表达了子女深感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同时也流露出自己难以报答母亲恩情的无奈与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以及子女对母亲恩情的感激与难以报答的复杂情感。
孟郊简介
唐代·孟郊的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孟郊的诗(8篇)〕猜你喜欢
石鱼湖上醉歌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